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 者:倪穗鋆 (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新园小学 516600)

摘   要: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认知成效与潜能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接着探讨了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根本原因,最后重点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引言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解决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意识,才能具备解决问题的动力。可见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训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属于一种心理状态,主要发生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对所遇到的问题很难用所学知识解决,产生困惑、探究心理状态。在问题意识影响下,学生会在提出问题基础上发现并解决问题,增强自己主动求知欲。首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促使学生启动思维,重新分析和探索知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不同方式增强自身认知度;其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突破自己;第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确保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科学态度,提升主动思考能力,一旦学习中产生疑问,就会通过认真思考途径解决,主动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和技能,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数学素质。
2、学生缺少问题意识的根本原因
结合现阶段小学数据教学实际,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提出问题了。大部分学生在提出问题时都是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且大都是在备课之前设计完成的,为学生提供的自主提问时间少之又少。即使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能提出问题,但是问题几乎缺乏可探究性,直到最后也没有得到解决。通过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是阻碍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原因。
2.1当前教育观念
我国的教育观念主要是以当“好学生”为主,事事要听老师的,不能对老师随便提问问题,确保课堂教学正常开展。提问问题的学生多了,问题也都脱离了实际教学内容,不利于正常教学秩序顺利开展,在规定时间内教师很难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学生就滋生“唯书至上”的错误观念。因此想要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身见解更是难上加难。
2.2传统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在教学设计之初,教师就提前策划好可能产生的问题,学生只能在设计好的问题中来回徘徊,即使脱离了提前设计好的问题,教师也会在短时间内将学生注意力重新放在这些问题中;同时,教师权威从小植根于学生头脑中并逐渐成为习惯,学生也就养成依赖心理,学生不敢也不想给教师提出问题,只是全盘接受,学生没有多余的思考空间,也养成了不善于思考和探究的习惯,长期学生就不习惯提问了。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问题教学主要围绕问题开展,创设问题情况是教学成功关键,同时也是增强学生提问欲望的有效途径。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应将新旧知识、新鲜事物及生活经验进行综合,积极探寻激发点,将其渗透到问题情景中来,培养探索问题兴趣。将问题情景方式转换为实验形式进行展示,也可通过讲故事、课件展示、做游戏等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活动性思维。其中对“百分数应用”章节,可以用实验方式再现问题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做实验:教师可以边说边做“老师这里准备了一杯凉水和一些糖,如果在杯子中放入糖,这杯水就变成了糖水。你们能根据刚才的实验,提出与百分数相关的数学问题吗?”另外,应结合不同教学内容进行课件动画展示,其形式可以包括文字、图片、图文结合、表格、动画配音等方式。这种问题的呈现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还能确保学生探寻学习动机和知识规律。
3.2自主探究式学习
小学生自身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强,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多观察,不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充分培养,利用主动的教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借助知识探究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例如,在对图形运动的知识进行学习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图形动态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动态图画中的图形变化形式,一旦学生产生疑问后就会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如图形的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和原来的图形有区别吗?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应尽快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中,使学生更好掌握知识,同时还能对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
3.3改变评价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评价,进而起到表达思想、传授知识、唤醒学生的作用。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可以提升学生提问问题的质量。对于提出问题较好的同学应给予奖励,并及时抓住重点,让全班同学共同解析,学生可以带着疑问来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在解决问题后,不仅确保学生熟练掌握该问题,还能学会主动提问。教师还应做好总结,引导学生评价,当一个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找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该问题好在哪儿。同时还要定期让善于提问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经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确保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意义、有价值,增强提问问题质量。
结论
因此,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问,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小学而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散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良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7(14).
[2]黄俊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学实践,2017(2).
作者简介
倪穗鋆(198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本科学历,数学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教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