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职《机械基础》校本课程建设实施策略

中职《机械基础》校本课程建设实施策略

作 者:宋振芬 (平度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66700)

摘   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计划,进行校本教材开发,系统地搞好课程建设,是建设示范校,改革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建设中职《机械基础》校本课程,要充分依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中职学生特色和社会需求,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行动导向;信息化教学;内容增删;理实一体化

校本课程建设是以学校为载体,针对学生发展和实际需求,创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弥补原有教材不足,结合学校条件和教学实际,进行调研、设计和开发。所编写的校本教材,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在编写的过程中,在形式上,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在内容上,要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指导思想;在过程上,要融合“教、学、做、训、评”五合一的教育规律。
一、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机械基础》课程融合了机械零件的精度、机械工程材料、轴系零部件、常用机构及机械传动等内容,知识量大,知识面广,学生学起来枯燥,缺乏兴趣。我以此为切入点,以行动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来编写中职《机械基础》教材,在编排结构上,系统地引入了项目—任务引入—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相关训练—评价—思考与练习等方面。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兴趣提上来了,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本着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指导思想,列举了大量的实际案例,旗帜鲜明地强调知识的应用,除了介绍绪论、精度、材料、零件、机构、传动等主要的基础知识外,还加强了学生的实训,特别注重学生在选用、拆装、维修及日常维护等方面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改进教学方法,强化精讲多练,实施信息化教学。
根据多年的实践教学,在新一轮的课程建设中,强化“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以课题研究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把课堂上的教、学、做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学习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便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课前给学生下达电子任务书,利用校园平台上传相关案例,让学生明白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连同教学模型、挂图等提前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讨论、探究和仿真演示练习,让学生主动的攫取知识,发展能力。通过播放图片和视频材料,让学生清晰认识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最后教师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三、改进教学内容,突出教材的乡土特色。
针对我校实施双元制教育的办学特色,及时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所以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对已有《机械基础》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补充和删除,使课程结构更趋向于行动导向,使课程内容更适合学生实际,效果良好。
1、删除了部分内容,理顺了课程体系。
在原有《机械基础》的章节中去掉了第二章杆件的静力分析和第三章直杆的基本变形。这两部分主要讨论物体平衡的基本规律,正确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习直杆基本变形,是为了提高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措施,以上两部分的讲述均以理论知识为主,分析难度较高,并缺乏正确的应用分析,学生在机械车间的实际操作训练中涉及甚少。
2、调整了章节顺序,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
将原有的第八章支承零件的内容调到前面来讲,在学生认识了机器的基础上,先学习零件、连接,再学习机构和传动装置,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对机器外形的认识发展到对机器内部构造的探索,从学生拆装机器的过程中,认识了其中的每一个零件和各个机构,认识了整台机器的工作原理,为学生下一步的维修、保养奠定了基础。
3、加强实训指导,突出技能培养。
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开设《金属工艺学》这门课的实际情况,相比之下,《机械基础》中第四章工程材料所讲内容较少,理论性较强,而且是《金属工艺学》部分内容的缩影,显得有些重复。对于第一章机械零件的精度也就包括尺寸精度、配合精度及几何精度等主要内容,其大部分知识点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均有涉猎。故将这两部分内容放在课程的附录中,以备查用。这样使该课程更有利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实施,有利于技能的培养。
4、贯彻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采取行动导向、任务引领,给学生布置任务书,让学生在任务中探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任务中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以前讲螺栓的防松和预紧,现在要带有更换柴油机的螺栓;以前讲齿轮传动的参数,现在要带有齿轮的检测;以前讲齿轮系的计算,现在要带有减速器的拆装等等。在课堂上真正的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识图能力及团结合作能力等。
四、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
《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脱离了实际,学生就会难以理解,更无法形成技能,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机械基础》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使学生无法想象和理解的知识及原理通过实物、动画、仿真等给予直观性的解释,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形成规范化的技能。比如,组建机械设备展览室、充分利用实物和模型、精心制作仿真动画和开发仿真软件等,还可组织学生进实习车间或工厂现场教学。
课程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创新,是示范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课程建设受到了来自各方力量的支持,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使课程建设更具有实效性、合作性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