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因地制宜搞好生物课堂教学

因地制宜搞好生物课堂教学

作 者:冯永豹 (山东省邹平县台子镇初级中学 256213)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师在生物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文章主要阐述了因地制宜搞好生物课堂教学的一些方式,希望能够对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物教学;因地制宜;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地处邹平县的“西伯利亚”,学生都来自农村,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认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观察生长发育过程的最好场所,这是我们农村教学的优势,也是自然界赐予我们生物课堂教学的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利用我们农村校园的优越条件,加强生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一、注重加强直观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尽可能运用活的生物体作为直观教具,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种子结构”时,可先准备浸泡过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作为教具,上课时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挂图解剖种子,再进行观察、比较。这样就能使学生既感到有趣且又能集中精力探索问题[1]。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不满足,这就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例如在讲解叶片的结构时,在课前布置每生采集不同植物的叶片,上课时通过讲解叶片的结构,特别是理解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含有叶绿体的情况。通过讲解再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叶片,学生能真正理解叶片两面颜色为什么会不同,并能理解落叶时为什么叶片反面朝上。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有利于学生的思考与记忆。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思考和老师提问启发,学生注意力较集中,听课效果较好。
二、利用农村优势,提高实验效果
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农村学校的生物实验,取材方便而且大部分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田里种植小麦、玉米、蔬菜等农作物,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常利用课余时间下河捕捉鱼。学生接触动植物机会比较多,学生学习农作物的栽培、畜禽养殖及植物的识别等都比城市中学的学生有利,有意无意地观察到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惯和各种行为。脑海中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素材[2]。学生把宝贵的经验带到学校,充实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特别是实验课起着一种不可估量的辅助作用。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野外采集实物,自己动手制作动物和植物标本,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农村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教师需要利用这样的教学优势来提高生物实验的效果。
三、结合农村的实际,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地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如今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等这些都是自然界受到巨大创伤后给我们敲响的警钟。结合农村的生活实际,农药,化肥的使用;秸秆的焚烧;人、家禽粪便不经处理直接使用;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等,对当地水、土壤污染极为严重。在农村经常见到随意捕抓野生动物的现象,造成许多物种的数量锐减等等这些事例,通过组织学生对当地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倡导村民们 “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共同呵护我们的家园”。
四、结合农村实际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农村学校中虽然没有城市学校那样具有丰富的教学用具以及实验器材,但是在农村学校中有一个巨大的生物课堂,生物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农村生活环境中具有的丰富生物资源来实行因地制宜的生物教学,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生物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进而针对生活中的各种动植物以及生物现象进行自主的观察与分析。这样才可以激发与挖掘学生潜在的生物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内心真正喜欢上生物学科。中学生充满好奇心,对世界万千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学生这种好奇心理,在教学中注重因地制宜教学,可以采集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进行有关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很多的农村同学都会下地干活,很多的学生还会插秧、收集稻谷等农活,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从稻田里采集一些稻谷作为生物教学的实物用具,这比实物模型更加直观,而且很多的学生对于水稻也是非常熟悉的[3]。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站在生物学的角度为学生分析水稻的灌浆、重视以及稻谷的细胞分析来进行教学。学生在生活中只是对水稻这种植物比较熟悉,知道水稻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但是对于水稻的灌浆过程以及稻谷的细胞结构不是很熟悉,对于这些知识会充满好奇心,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展开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以及学习生物的动力,进而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主动探究生物知识。   
在农村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中,要坚持新课改的精神,落实新课标,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的优势,同时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菁.三维目标从课程层次到教学层次[J].当代教育科学,2012,(11):17.
[2]路肥城.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2)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