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是国际社会交流的第一语言,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培养的语言类人才。受到传统语言课程培养模式的束缚,高校英语教学多数集中于理论知识,对学生口语能力培养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大学生人才的知识应用水平。新时期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工作,通过多方面教学训练提出可靠的改革模式。本文分析了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罗列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核心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培养
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其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限于理论知识教学,还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培训方法,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现代语言类课程教学思想中,明确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锻炼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能力水平。因此,教师要逐渐转变早期的英语教学观念,为大学生设计更加偏向实践的口语能力训练方案。
一、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进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原则
对于语言类课程来说,其教学过程要实现多样化转变,不能单一地使用书本教材,而是要充分利用课内外知识进行语言训练。口语交际是学习英语知识的必备条件,学好口语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在语言表达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要坚持以下原则:
1、多样性原则。英语口语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与口语相对,书面英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用于书面表达的语言。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要坚持多样性,不断地提供英语知识表达平台,让学生在语言表述中掌握内涵,这些都能够增强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多样性教学模式中,学生会动的如何选用交流方式,从而提高了其口语转换水平。
2、实践性原则。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国语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法,说明英语正在愈来愈被看成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从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掌握英语知识使用的技巧与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知识水平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教师需鼓励大学生用英语相互交流,或者与国外留学生参加英语交流活动,这种实践式教学法的效果更好。
3、社会性原则。基本英语是为了国际交流使用的简化了的英语,它通常被一些飞机厂商和其他国际商业用作写手册和交流,远东的一些学校把它作为基础英语来教授。表面上,这些国外英语使用与大学生没有联系,实际上这些国际社会环境也是锻炼英语交际能力的最佳平台。大学生需要多参加社会活动,与社会人士接触,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灵活应用英语知识处理语言交流中遇到的问题。
三、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实际方法
随着我国贸易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人才市场对英语类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学好英语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更是为今后就业提供良好的优势。鉴于口语交际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性,高校教师必须做好英语口语能力的重点培养工作,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笔者认为,比较实用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方法:
1、阅读法。英语口语是被英语国家人民普遍应用的口头交流的语言形式。英语口语通常是通过声音传播的,英语文学作品中也常以书面形式记叙英语口语。阅读是从文字上体会英语知识,熟练的阅读水平也有助于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可定期带领学生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增强对英语的语感,在交际过程中可快速地进行语言表达。
2、兴趣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培养兴趣,获取语感,形成规范的语音语调,养成大胆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是最首要的。教育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都有不同的英语爱好,例如,国外电影、国外综艺、国外比赛等,这些都是用英语表达的传媒节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选择适当方式实施兴趣教学。比如,通过看英语电影,让学生熟悉不同语境下英语的表达方式。
3、交流法。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学英语,应该有学伴,应该在课堂上学。课堂不仅满足了视觉要求,激发兴趣,而且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拓宽学习渠道,培养合作精神。老师所营造的参与,全英语的学习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交流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语言交流可以刺激大脑思维,快速地记忆英语表达思路,实现语言之间的快速转换,这是大学生英语教学需要重视的。
4、演讲法。我国高校倡导开放式教学平台,大学生可根据所学知识展现不同的专业水平,“即兴演讲”也是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常用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展开简短的语言交流,或者安排学生上台演讲,从而获得展现口语能力的机会。同时,演讲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转变能力,短时间内变换语言表述方式,达到锻炼自我的效果。
总之,学习口语,最忌拔苗助长,中国缺少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的那种语言环境。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除了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长期的能力训练外,无任何捷径可走。教师在专业教学活动中,需不断培养大学生口语能力,通过语言训练与知识讲解等方法,引导其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述自己的想法。
参考文献
[1]赵玉荣,张艳莲,刘红刚.大学生英语口语策略能力调查与析[J].考试周刊.2007(35)
[2]薛荣.论交际能力与交际策略[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3]王立非,周丹丹.我国英语口语研究12年:回顾与现状[J].外语界.2004(06)
[4]樊建华.跨文化副语言交际策略的教学实效性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