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小学生诚信教育

浅谈小学生诚信教育

作 者:赵 宏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 265500)

先看一些这样的报道:据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坏账比例高达10%,远远高于普通人1%的比例。由于坏账率过高,今年4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被银行列入暂停发放助学贷款的“黑名单”。更有甚者,少数大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这些骗贷逃贷的行为,致使后来的贫困大学生上大学之路越发艰难……目前大学生就业遭遇诚信危机,违约罚金已高达3万元。随意违约的行为,致使一些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从此不到该校招人……
在小学四年级的思品课本上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在校成绩很好,也很精明能干。毕业后,他满以为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华,能够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可是他跑了几家公司都被拒聘。当他询问拒聘的原因时,得到的答复是因为他有三次逃票的记录,公司不能聘用一个不诚实的人!乍一听似乎觉得这几家公司有点小题大做,也为这个年轻人的遭遇感到惋惜,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诚信对于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无独有偶,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开复在谈论纳贤之道时说:“对一个公司来说,首先是诚实守信,第二才是才能,有才能而不守信,给公司带来的危害比能力差的人更大。”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现代社会中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早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就提出了“诚信”的思想,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信不立”。曾子杀猪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有关诚信的词语、名言也很多,如“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等等。但在现代社会,有些人经济富裕了,但精神却贫穷了,迷失了自己,拼命透支自己的诚信。就像那个逃票的中国留学生,可能还沉浸在逃票“胜利”的喜悦中就已经尝到了不讲诚信的苦酒。
试想,这些学生是长大了才不讲诚信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小学生的诚信意识的缺乏也不是个别现象:冒充家长签名的,撒谎骗老师和家长的,考试作弊的……我的身边就曾经发生过开家长会时学生花钱请人冒充家长的事情。这些不诚实不守信的调查足以让我们深思。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的人,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反感,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损害自己的名誉,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孩子们现在可能还没有充分认识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的危害性,但“小恶习”将会渐渐成为他们性格中最顽固的一部分,当他们带着这种“小恶习”走上社会后,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不敢想象!我们不能期待树大自然直,诚信教育需要从小抓起,我们必须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立人之本,是比金子还重要的东西。诚信教育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必须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如何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呢?
小学生幼稚单纯,像一张白纸,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可能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诚信的种子,就可能收获诚信的大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诚信品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通力合作。
一、与家庭相联系,充分发挥“第一任老师”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诚信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项基础内容。但是很多家长却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少数家长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还起了教唆的作用;甚至还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期望他们讲诚信吗?所以我们老师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携手合作,教育到位。我们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开家长会或利用家长联系本等形式促进家校联系,相互配合,构筑家庭诚信环境,提高教育效果。
二、把学校作为诚信教育的主平台
(一)营造诚信校园环境
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诚信教育。例如我校就利用国旗下讲话、橱窗宣传栏大力宣传诚信思想,使全体师生了解了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大队委还向全体少先队员发出“做诚信小公民”的倡议书,让队员从自身做起,人人争做“诚信小标兵”。从而形成“人人知诚信”的良好氛围,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
(二)以课本为源头,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索
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选取的很多事例,都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比如四年级语文课本中《钓鱼的启示》一文就是一篇非常好的诚信教育范文。我们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通过形式多样的方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阅读课这一有利阵地,让学生在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过程中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摘抄并做成书签,从而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诚信的营养。
(三)教师以自己的诚信形象为学生树立典范
教育家陶行之有一句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最大意义也正在于此。我们教师为人师表,学高为师,固然要讲博学,讲技巧,但更要身正为范,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作好诚信的表率和楷模。老师讲诚信,首先要说话算数,做到取信于学生。向学生许诺的事情,应尽量做到,不能轻易食言,即使有特殊情况,也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教师这样做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影响学生说话算数,以诚待人。
(四)从点滴做起,逐步建立诚信
我们老师在进行诚信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用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进行诚信教育或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诚信教育的起点不仅要低、要实,而且要循序渐进。特别是对那些有长期撒谎习惯的孩子,一定要一步步感化他,针对具体的事情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另外,我们的教育要细,从点滴的小事进行,可以从“同学之间要讲信用,向别人做出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这样小的方面向小学生灌输做人的根本道理。
三、利用良好的环境进行诚信教育
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不同的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不同的作用。如果小学生生活在一个处处讲诚实、守信用的环境里,便会塑造他们正直的人格。虽然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假文凭、假广告、人与人之间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使人们越来越质疑社会诚信的缺失。但我们惊喜的看到,讲诚信之风已经在社会上悄然兴起,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每年的9月19日为诚信日。上海市政府已于2000年在全国首创个人联合诚信体系,2006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指出了要“以诚实守信为荣”……在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下,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小学生们要将诚信铭刻在心中,以诚信作为生活处世的原则,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我想说“少年讲诚信,则中国就可成为诚信社会”!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纯至美的时期。而诚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应该让人忽视的美德,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学会诚信,坚守诚信,对其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信美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我们每个老师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教育学生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荣,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毕竟金子有价,而诚信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