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始终,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能力培养
在中学数学活动中,解题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无论是学生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命题的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和技能技巧的获得、学生智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必须通过解题。而中学数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学生解题能力差,怎样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生对题目的解读能力
审题要注意看得准确,分得清楚,要多琢磨,细推敲。教师在讲解题目时要在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上下功夫,给学生以示例,引导学生要细心读题,题目长的可以回头看,要求学生保持对题目的较为深刻的印象,抛开原题要能基本复述,通过过电影似的回顾题目让学生搞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什么,给出了什么条件,有没有隐含的或可以进行转换以后使用的条件,有什么限制因素或是解题陷阱;指导学生善于去解剖一道题,以自己的方式理清和呈现一道题的各个部分、各种因素、各个方面、已知和未知等等,分清主次,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对接好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对题目的深入研究盘点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把一道数学题解决好,使学生认识到审好题审对题是解好题的关键,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并逐步提高学生对数学题特别是繁和难数学问题的解读能力。
二、掌握有关知识的形成过程,灵活运用知识解题
在审清了题目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能顺当地联系对接到相关的知识,为此教学中要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自我总结等的参与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解数学题时善于寻找题目各个部分之间的关联,引起以往解题时形成的有关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回忆,集题目的条件、所用的知识、正确的思路、恰当的方法于一体,形成本题的清晰的解答过程。对于数学中属于理论概念型的题目,应当在概念明确、推理合乎逻辑方面上下工夫;而技巧型的题目,则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题。有的题目用某一基本理论就可以解决,有的题目则需要综合运用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解决,有的题目运用基本理论在特殊情况下的推论来解决更为简便,有的还要将已知条件作适当的变化后才能对接到相应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解题中,要让学生巩固和掌握有关知识,以使其能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数学“转化”思想
解数学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也就是把复杂繁难的数学问题通过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手段,逐渐将它转变为一个大家熟知的简单的数学形式,然后通过大家所熟悉的数学运算把它解决。比如,我们学校要扩大校园面积,需要向镇上征地。镇上给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地,如何丈量的它的面积呢?首先使用小平板仪(有条件的话,可使用水准仪或经纬仪)依据一定的比例,将实际地形绘制成纸上图形,然后将纸上图形分割成若干块梯形、长方形、三角形,利用学过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之和,也就得到了这块不规则地形的总面积。在这里,我们把无法计算的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了可以计算的规则图形,从而解决了土地丈量问题。另外,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多元方程、高次方程,利用“消元”、“降次”等方法,最终都可以把它们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用已知的步骤或公式把它们解决。“转化”的思想,是解题最重要的思维习惯。面对难题,面对没有见过的题,首先就要想到转化,也总是能够转化的。平时,要多留心老师是怎样解题的,是怎样“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的。同学之间也应多交流交流成功转化的体会,深入理解转化的真正含义,切实掌握转化的思维和技巧。
四、重视教学思想方法的传授,加强解题思维培养
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题思维水平。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教学过程向学生灌输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问题发现、思考、规律的揭示,结论的推广及拓广等过程都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并受某种数学思维的指导。忽视了这些过程就意味着失去了向学生传播数学思想的机会。所以,我们的教学要启发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自己体验,并努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不能包办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启导。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训练学生会思考,让他们亲自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功能作用,并在思维训练过程中不断加以总结、提高、完善、充实。
五、培养学生熟练的解题技巧和创造性的解题思维
在让学生解题时,要给学生提出解题的质量要求,也就是“准确、规范、快速”六个字。准确性就是要求做题争取“一火成功”,保证一定的正确率,克服随意性,控制甚至于消灭粗心大意的现象,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负责任的态度。规范性就是要求解题要上“规矩”,注意书写格式规范,条理清晰可见,思路明了通畅,利于自己复查,便于他人评判,解题的规范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熟练的解题技巧。快速性就是对学生解题的熟练技巧提出相应的要求,解题的效率要高,学生解题要全神贯注思维活跃才能达到快而准的要求。只有对学生的解题提出严要求、高标准,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触动学生的灵感,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六、强化解题练习,达到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是掌握一切知识和技能的普遍规律,提高解题技能也不例外。必须强化解题训练,课堂练习、作业和平时的考练题都应当一丝不苟地去做,步骤、单位等要书写完整。各科都要建立错题纠正本,重做错题,定期回头望,确保同类错误不再发生。在复课阶段,要归纳各科试题类型,每类选做代表性试题,总结出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数学方面,能力比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总之,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坚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乐趣,产生灵感、悟出解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构建打造高效课堂∕吴波.《华章》.2009年第9期.
[2]汪家玲.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