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从多角度提升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

从多角度提升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水平的研究

作 者:梅银红 (湖北荆州市江陵中学,湖北 荆州 434200)

 摘   要: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水平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提升,从而确保能够满足当今高中生的学习需要。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水平进行分析,通过三个角度阐述高中化学教师应当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提升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水平,旨在使得高中化学教育更具有效性,全面提升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水平;高中学生
引言
虽然多数高中教师在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仍旧存在问题,制约着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使得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对如何提升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水平进行有效的探析,使教师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提升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开展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氛围
笔者认为化学这门学科具有趣味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的趣味性依附于现代技术得到明显的提升。然而,多数高中化学教师在授课时依据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有的教师甚至只是通过口头讲述课程,无法体现出化学学科的特性,加大高中生学习化学的难度。长此以往,高中生面对愈来愈枯燥的课堂氛围,不但无法集中注意力,而且难以对化学的学习提起兴趣[1]。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节中的“离子键”教学为例,为了学生能够明确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与条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有关离子键形成过程的动画视频,化静为动,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Na+和Cl-处于何种作用下结合成化合物NaC1以及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从而确保学生可以理解离子键的概念,熟练地运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再如,笔者在讲授有关“酯化反应”的知识点时,考虑到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并未具备一定的化学核心素养,因而难以真正地理解酯的形成过程。笔者认为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三维动画可以生动、形象地模拟演示乙酸分子断裂羧基中的羟基和乙醇分子断裂羟基中的氢原子,将出现的氧原子以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随后引导学生注意断裂的基团将以何种方式进行重新组合。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得抽象的内容更为具体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升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以及各类学习软件、多媒体平台学习化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使此过程具有预习、复习的意义,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平台对化学知识展开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促进高中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转变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水平
以往的教学形式只是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教学形式的单一性导致整体的教学过程较为枯燥沉闷,不利于学生掌握化学的重难点知识,导致整体的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就需合理有效地转变教学的形式。
(一)开展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对于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多数高中学校并未设立化学实验课,而且高中化学教师也并未重视实验教学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为了能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适时开展实验教学,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仪器、明确如何获得有效的数据,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试验素质,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值得注意的是,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较为复杂,教师需要在每学期初制定初步工作计划,根据教学进度表制定这一学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安排表。在空余的时间悉心地钻研化学教材,从而明确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目的和要求,并不断总结改进实验,提高教学的水平。
(二)开展情境式教学
化学能够应用至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式教学,帮助高中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例如,通过“喝醋解酒”的生活常识,引导学生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还可以带领学生搜寻日常生活中出现严重腐蚀现象的金属物质,思考产生腐蚀现象的原因,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如何实现金属的有效防腐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被严重腐蚀的金属。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
拥有创造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掌握化学知识,对于知识内容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丰富化学知识理论,提升职业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针对培养发散性思维而言,笔者通过对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便学生能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点,面对知识内容时能够“迎难而上”,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而为教师后续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笔者在备案时会选取质量较高的练习题,而后层层递进,不断向学生抛出问题,拓宽其思路。例如,在讲授有关电解池的阴阳极知识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通电前CuC1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作如何的运动?通电时溶液中的离子运动情况有何变化?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子流向如何?阴、阳离子移向碳电极表面时,哪些离子发生了变化?你能写出两个碳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指出反应的类型吗?总反应如何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2]。
结语
综上所述,倘若想要切实有效地提升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水平,需教师从多个角度对化学教学的方式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能力,并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水平,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封玉卓,柴莉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初探[J].科幻画报,2020(09):49.
[2]贾明海.从“化学教学”到“化学教育”——关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