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学会在取笑中成长

学会在取笑中成长

作 者:周轶群 (广西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545006)

[摘   要]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社会对普通话的客观需求日益紧迫,特别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迫切需要。广泛推广普通话有益于促进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交流;有益于克服语言隔阂;有益于社会交往、经济发展、文化建设。
[关键词] 地区方言    普通话     取笑     学习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正日益强大,经济的崛起与强盛必然带动文化的交流与渗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汉语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青睐。当今时代,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一个人素质与时尚的体现,语言面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气质和对外形象。
暑假在农村老家休息几日,遇见邻居三叔的长子去深圳打工刚回来,问其原因,他说:“去了很多家工厂,企业老板都嫌我不会说普通话,说是影响企业形象,一个乡镇企业事儿还真多,一时半会儿也学不会,这不就回来了。”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就马上面临着就业,也就要面临着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因此普通话训练在中职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当前,职校中有一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地区,那里的对话都使用当地的方言,甚至有很多上课也还是用当地语言。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到城市学校读书时很不适应,讲出来的普通话带有很浓的当地方言,经常被同学笑话。
有一次,我在收学生作业时,一位名为梧巧艳的学生跑到讲台跟我说,“老师,我刚才交错本子了,我交给你那本是公的”。 这时全班同学突然大笑起来,当时我还没反应,便有学生调侃地说,那你现在拿来交的作业本是母的咯。梧巧艳红着脸,一句话都没有说,便低着头走出教室。原来梧巧艳同学想表达的是她交的那本作业是空的,因为壮语方言中g,k不分,所以说“空”的时候,说成“公”了。
梧巧艳这名学生是来自广西柳城县,那里是壮方言地区,所以初来乍到时所讲的普通话夹杂着浓浓的壮味儿。
一次放学后她独自来找到我说:“老师,我想学习普通话,我不想被人家笑了。”此时我深深的地意识到那次不寻常的笑声她心里造成的伤害。
自从那个晚上我们谈话结束后,梧巧艳就下决心要扫除一切思想障碍,树立绝对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讲普通话的能力,坚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普通话,并且警告自己不能有始无终,不能半途而废。于是她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制定出了一份学习普通话的计划书。而这份计划书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在取笑中成长。以前有许多错误的读音:跑步念成饱步,天空念成颠公,讲话念成讲袜等,她总是分不清怎么读,经常被别人笑话。因此,在她的计划书中,她写到,你笑我,就是对我的帮助,我得感谢你。
学习语言就要大胆,有声语言在于要敢于开口说话,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只有暴露出问题才好有针对性的训练。梧巧艳深深的了解这一点,于是她和同学、老师说:“只要我平时谈话中有说错的字、词、句,你们都可以大声地笑我,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会意识到自己的说错了。”
知道自己错在哪了就要仔细揣摩,下工夫记住这些字词的正确读音,掌握这些字的发音。在学习发音方面,就要会刻意模仿。语言学习要先能听辨出正确的发音,然后再模仿,这样可少走许多的弯路。所以梧巧艳每天下午吃晚饭后都会留在饭堂里,等着7点钟的中央一台新闻联播,一开始她只是听,听播音员的发音、音准以及她们在播送新闻时的语调。梧巧艳很聪明,她听是分类别的听,例如这个星期要专门听播音员是怎么念好平翘舌音的,比如说:si和shi、ci和chi、zi和zhi,一边听就一边模仿。无论一开始有多别扭,她都一直坚持下去。
众所周知,方言区的普通家庭和老百姓平时说话交流大多用方言或带有方言腔的普通话,甚至学校、幼儿园的老师说话也带有方言腔,因此方言区的大多数孩子由于模仿了不标准的普通话,所以普通话都说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普通话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的是环境很重要,学习普通话同样也需要普通话的语言环境,用普通话的思维多与身边的人交流,再开口时就不会感到别扭了。很多同学都说梧巧艳现在比以前更喜欢说话了,而且无论和谁,同宿舍的同学、自己的老乡都在说普通话。即使巧艳回到了家,没有任何人和她用普通话对话,但是她仍然坚持用普通话和对方交谈。这用毛主席的一番话说就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语言学习任重而道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想学好普通话贵在坚持,点滴积累到最后方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对于壮方言地区最难的就是在与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区别,比如说:t和d、k和g 。她们会把送气音统统的念成不送气音,从而闹出了很多笑话。梧巧艳认识到自己最大的缺点所在,从此她针对这些缺点开始了反复训练。我们学校是7点50分上课,大多数同学都是7点钟才懒洋洋的爬起床,而梧巧艳却早已在操场上读了一个多小时的书了。如果下雨天她去不了操场,就一个人呆在宿舍门前的走廊一个人默默地念着这些文字。
梧巧艳是一位做事情很有心的人。她抓住任何可以练习普通话的时间,就连躺在床上睡着前的几分钟也不放过。睡在下铺的她把自己在练习普通话时经常犯的错误写在一张大大的纸上,然后贴在上铺同学的床底,这样她只要一躺在床上,睁开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些常犯的错误,这样就可以时刻提醒自己纠正读音中的错误发音。
在一个学期里,梧巧艳天复一天,月复一月,从来没有停止过她的训练计划。她拒绝了同学的去逛街的邀请,一个人呆在宿舍里面专心致志的练习普通话。进步是看得见的,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之后,梧巧艳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无论在平时读书还是和同学讲话的时候,发音时已很少夹杂着她当地的方言,而且在一些字词的发音上还相当标准。
在后来的全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她拿到了二级甲等证书,同学们都感到非常的惊讶,都来向梧巧艳请教联系好普通话的秘诀,没有人再投以取笑的目光,取而代之的是钦佩的眼神。
在农村学校和农村的开展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它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农村发展步伐的需要,更是农民朋友走出家门与外接轨的需要,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每一句话出发,加强交流,加强沟通,共同创造和谐的语言环境,使普通话成为每个人必须的生活语言。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群众学习普通话语音难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韦茂繁
[2] 《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    广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