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校英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解读

高校英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解读

作 者:孔庆慧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摘   要] 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互动的语言活动。研究表明,课堂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高校英语互动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符的现象,如流于形式、缺少深层次互动、小组学习偏差及缺少情感交流等。因此,教师应转变角色,在教学设计中要拓宽思堆,引入更多互动内容,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并注重情感因素及有效评价的重要作用等.从而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高校英语;互动式教学;小组合作

英语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教材为依托,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互相交流信息,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但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目标和组织单一化、教学方式静态化和教学、生活割裂的局面。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师生之间缺乏感情沟通和知识信息的交流,教学重点错位,课堂气氛枯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和应有发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理好互动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互动教学法做了以下几点探讨。
一、 互动教学法的基本含义
互动教学法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简言之,它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桥梁,使现代课堂教学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几大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网络,信息走向应该是多维的,教师、学生与机器等之间多维互动。学生可以直接获取老师没有讲授的外部信息,让学生主动在情景与对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构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创造性,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互动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课堂互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一般来说,教师作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应该做到:
1、注重学生的需要,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2、要帮助学生形成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
4、帮助学生发展能力,实现自我。
(二)注重情感过程的原则
作为学习参与者的教师和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学习本身是一个情感过程。师生互动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有动机、态度和学习的个性特征等。对于学习者的动机和态度教师要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倾向。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变“要我学”到“我要学”,为他们发挥主动性创造的机会。态度积极的学生主动性较强,在课堂互动的教学活动更愿意参与,不怕犯错;态度消极的学生比较被动,特别是在英语方面曾经遇到困难的学生更是不愿意开口,有挫败感和反感的情绪。对消极的情绪,教师要使用策略引导。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应用
(一)高校英语的互动式教学强调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
多媒体的出现弥补了过去单纯靠老师在黑板上、口头上传授知识的弊端,通过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向学生讲授了历史课程的知识要点。它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包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强大的人机交互性。教辅人员可以通过多媒体编写出很多视频、课件供学生们学习使用。高校英语的互动式教学正是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势的基础上,将互动式教学的优点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借助外文电影视频、影像、动画等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学生产生兴奋感,将本来枯燥乏味的英语课程变得生动有趣,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高校英语的互动式教学应在教学设计中要拓宽思维,引入更多互动内容。
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学生主体参与的程度。学生要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相结合.要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实践形态.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必须开动脑筋,引入更多的互动内容。
1、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创设发散性问题,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材料和思路的选择并进行多种假设与猜测。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情感性、生活性、参与性.由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探索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从而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问题、互动和活力的过程。
2、设计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学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并非单纯的小组讨论,而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互动受性别、性格、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兼顾到组与组之间的影响.教师对小组的影响,小组对成员个人的影响.开发多种互动渠道。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要达到个人目标,而且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相互协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教师应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定学习目标,只有小组成员都完成自身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目标才算最终达成。

[参考文献]
[1]刘润清等,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 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