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全育人视域下医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作 者:李俊蓉
(重庆医科大学 国际医学院 400016)
大
中
小
摘 要:当前“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载体。本文主要阐述了“三全育人”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医科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医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变化特点,直接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得实效性。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无旁贷。“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该教育理念是中央政府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依据和载体。对于医科院校来说,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机制的实施和运行,能从根本上促进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基于此,本文以“三全育人”相关概念为切入点,探讨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医科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
一、“三全育人”的概念
所谓“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者的简称。它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是针对我国人才培养、教育育人的一种归纳总结,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其中,全员育人,强调了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普及性,要求高校全体教职员工人人都要有育人意识,立足本职工作,相互配合,形成高校校园内精诚团结的育人团队;全程育人,重点关注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主要是对大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特点及心理变化,进行不同阶段的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全方位育人,是从空间概念来说,是指大学智育及德育的学习应渗入大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贯穿在各科教师的教学内容中,这对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人格修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医科院校开展“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这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培养人才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以理性的眼光、睿智的思想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一环。对于医科院校来说,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提升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力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医科院校要紧密结合医学教育教学特点,探索建立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医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也具有医学专业的独特特点。医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繁重,课程门数比其他专业学生多出近三分之一学生的学业负担较大。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时间较紧、学生忙、压力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医学生的培养离不开临床阶段的实习实训,至少有一年以上要在教学医院完成。医院每天有大量就诊患者,面对医患矛盾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冲击,尚未正式进入社会的学生较易受其影响,在不能客观认识问题的情况下,容易形成片面观点,从而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因此,做好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深刻把握其特殊性,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三全育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是医科院校以“爱心育人”为统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统筹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统筹推进课程育人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学校层面,要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在学院层面,要根据各项工作内在的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结合各个学院的亮点特色,夯实育人基础,丰富育人内涵,打造育人品牌。
三、医科院校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医科院校应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基础,结合行业特殊要求,构建“德医交融,医教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推动形成思想政治课程、课程思想政治齐抓共管的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一)深入挖掘医药文化中的思想政治资源,提升医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深入挖掘医药文化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充分利用与医学相关的典型人物、事件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方式更能引起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针对性地形成医学生发展的自觉样板,从而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
(二)利用“互联网+”推动医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医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比如,利用专题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唤醒学生的思考及对思想政治课的热爱。针对医学生临床实践教育时间长的特点,通过不受时空限制的互动交流教学平台,将传统的思想政治实践课程体系延伸到临床实践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全覆盖。通过搭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站,为学生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日常思想状态,并以此获取和挖掘数据,为下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
(三)重视临床教学医院在医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协同作用
医科院校要重视临床教学医院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妥善协调好与临床教学医院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关系,在医院育人环境营造、学生实习期的管理、带教老师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培训、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达成共识,构建起医院和学校互相协作的局面。
(四)建立德育考评制度,完善“三全育人”的德育模式
德育考评是医科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它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紧紧围绕着“育人”的核心,根据考评对象及考评内容全面地、科学地制定考评标准。要在现有对医科院校的临床专业认证和本科专业评估等评估体系中,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标的权重,并以此检测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的成效情况及等待改善的问题。通过对德育工作的考评,进行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加强对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改善,引导医学院校真正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既要传授医学生精湛的医术,更要培养医学生崇高的医德素养,从而使“三全育人”德育模式落实到实处。
四、结语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等都是对医学职业精神的典型概括和突出要求。医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将社会大德与医学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有机结合,抓实抓牢抓细“三全育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进一步凝练特色、总结亮点,把科研成果与特色工作想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的要求,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夯实思想政治课建设成效,从而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静.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研究[J].山西青年,2020(9):159.
[2]张平,丁德智.“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39-41.
[3]葛慧. 三全育人视阈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8(10):227,229.
[4]胡小燕. 以三全育人理念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J].现代职业教育,2019(34):50-51.
[5]占时杰.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9,21(9):96-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