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用微视频 提高课堂效率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例
作 者:张贻耍
(福建省晋江市金山中学,福建 晋江 3622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目前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希望可以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了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在教育领域获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为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内容,本文就微视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视频这种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同时也可以很好地满足目前教育教学的需求,所以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积极探究微视频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方式和途径,真正地发挥出微视频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我就微视频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
一、微视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适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求
道德与法治学科其实就是之前的思想品德学科,之所以更改了学科名称也是希望能够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出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初中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什么、该如何学等等都是教师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本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观,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提高教学质量。虽然目前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普及,但是受到了中考的影响,使得目前教学很多教师还是过于看重学生的分数,学生也觉得只有把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学习到的知识点背诵得滚瓜烂熟才能够取得高分,所以使得这门学科在学习的时候就变成了单一的背诵,这样的方式其实影响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微视频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对于该门学科的兴趣,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而且还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帮助教师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满足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求。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开展的一些教学互动都要围绕学生,而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生理心理也在发生一定的转变,尤其是进入到了青春期,会暴露出一些心理上面的矛盾,因此,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性格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指导,从而做好道德与法治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或者直观再现法等等,让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更加地丰富,使得学生也可以充分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科对于现实的意义。借助微视频进行该门课程的学习恰好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达成情感共鸣,学生在对视频进行观看的过程中会体验会思考会感受,这样的课堂是足够自由的,学生会借助教师提供的丰富资料完成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有兴趣去了解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微视频开展教学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助于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新课程教育改革强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动权,并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模式,尤其是中考的影响,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判的过程中还是习惯于用成绩说话。为了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也为了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探索和寻找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式和途径,积极寻找解决当今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借助微视频完成教学活动,能够改变以往教师在课堂中单纯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局面,可以帮助教师在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下完成对知识的传播和传授。这样一来也就大大地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教师在对该项教学内容的探索和对微视频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也就获得了各项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促进了教师进一步的发展。
二、微视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具体的应用
(一)在课前导入中应用微视频教学
微视频具有短小而精炼的特点,可以在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灵活地运用。比如在课前导入环节,运用微视频导入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整节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要积极地运用微视频做好课前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心态中才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可以将微视频应用到课前导入部分,通过视频直观的感受更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和朋友在一起》这一课时,本节课要求学生正视交友中遇到的问题,学会理解友谊带给我们的力量,在新环境中建立新友谊。那么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微视频,借助视频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引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故事中钟子期和俞伯牙是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在生活中大家是否拥有这样珍贵的友谊?通过一个短短的视频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而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一下子也拉进了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很大程度上让学生进一步地去思考,而且教师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实质性地观看视频,发挥出了微视频的价值,借助微视频自然地导入了新课的内容,可以说有助于后面课程进一步的开展,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在重难点突破中应用微视频教学
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而言,由于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仍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上依然具有一定的困难,只凭借教材中文字的阐述和教师口头解释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这样一来自然影响到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肯定需要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策略,借助新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争取可以轻松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可以掌握这些知识,理解这些内容。通过微视频的应用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维护国家安全》时,这一课要求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具备辨别损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能力,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树立起维护国家安全义务的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但是对于生活在比较和谐稳定社会中的学生他们并不清楚国家面临的一些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这些直观的视频能够认识到我国面临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都有哪些,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这样要远比直接文字的说教有效得多。学生通过视频观看能够进一步获得情感的升华,从而达到本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树立起学生保护国家安全的一种使命感。
(三)在课后巩固中应用微视频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吸收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内容,所以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自学的材料。任何课程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完成复习和巩固。但是以往的课后复习和巩固基本就是学生自己看书或者教师给学生留一些练习,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存在厌倦和抵触情绪,为了提高课后复习巩固效果,所以教师可以将一些内容制作成微视频,当然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制作,并且在课后巩固和复习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些微课视频进行复习,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既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升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微视频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目前得到了教师的普遍关注,教师要继续探索将微视频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方式和途径,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林海建;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益——以初中《道德与法治》为例[J].新课程(中).2018年03期
[2]杨明勇,李正学,石永明.课堂效益来自整体出现分层推进——一个教学案例分析[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李玉东.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效益[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