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新小学语文阅读观念,弘扬学生个性
作 者:蒋梨英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东寨完全小学,广西 贺州 542600)
大
中
小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在不断更新观念,在优化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弘扬学生个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开发,促进其个人能力的不断成长。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作出了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有关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对策
前言
语文作为一直在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通过多年的努力期望能够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在当前新课改不断推进与深入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愈发受到重视,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弘扬学生的个性成为了许多教师孜孜不倦研究的课题。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为其发展个性化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将弘扬学生个性纳入到教学目标中是势在必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即对"文章大意"与"中心思想"等问题的解答,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解题上,而忽视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这样就使学生的个性弘扬受到了影响,不仅会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处于被动状态,降低其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还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小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真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发展其个性的同时不断提升其语文综合能力,为自身未来的学习与适应社会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一、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想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弘扬个性,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首先需要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基础,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思考分析,增长知识、发展思维,达到良性循环状态。首先,在学生阅读文章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文章描写的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疑惑或看法,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为什么不把完整的情节交代出来呢?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文章中重要的转折点,从而准确理解文章内涵和中心思想。最后,在学生完成了略读和精读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作者的思路列出文章的情节线或提纲,即构建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这样一方面能够做到对阅读内容的总结,达到知识回顾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找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完善。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进而弘扬自身个性。
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驱动力,只有不断提高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够让学生主动去阅读,不断积累知识、锻炼能力,在阅读中取得更多收获。小学生年龄较小,对角色扮演的活动充满着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适当的时候开展表演类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阅读课文《小白兔与小灰兔》时,教师可以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小白兔、小灰兔和老山羊,然后将文章的内容表演出来。在表演之前,学生出于对该类活动的兴趣,会仔细阅读课文内容,同时将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对话内容牢牢记住,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与学生进行交流,询问学生是否喜爱这个故事,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哪个等等,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将文章的部分内容进行复述,一方面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能够逐渐发现阅读的乐趣。在学生进行表演时,台下的同学会将精力集中在讲台上,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对表演的欣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使学生在弘扬自身个性、展示自身才华的同时,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效果。长此以往,每位学生都能够在阅读中发现自身的兴趣与长处,不仅能够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还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三、创设有效阅读情境
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个性化阅读的优势还体现在能够引导学生融入到阅读情境中去,从而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文字中,感受阅读的美好。例如,在阅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课文中关于"秋"的不同声音。当学生阅读到"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荒野道别的话音"一句时,学生能够听到教室音响中传来树叶纷纷落下的声音,同时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幕"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此情此景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同时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与情感抒发。当学生阅读到"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一句时,声音已经变成了"风吹麦浪"的曲调,学生能够看到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仿佛能够感受到每一颗饱满麦粒的笑容,从而体会丰收的喜悦。通过这样的方式,语文阅读不再是单纯地将文字读出来,而是能够融入到与文字十分贴切的情境中去,不仅阅读能够成为一项趣味十足的活动,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快速、充分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对于弘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作为学生阅读学习的指导者,需要将个性化阅读教学落到实处,通过丰富教学方式、指导阅读方法等工作,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敢质疑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仅能够在阅读中提高语文综合水平,更能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叶帮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9,(11):76.
[2]范菊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9,(11):54-55.
[3]刘晓娜.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数码设计(上),2019,(11):79-80.
[4]谭玉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能力提升技巧分析[J].语文课内外,2019,(35):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