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浅论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艺术特征与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

浅论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艺术特征与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

作 者:袁富强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科技视域下江西新音乐名片意向特征对赣音乐创作的影响》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JJ150884)

摘   要:江西当代原创红色歌曲是通过现代作曲技法,结合江西民歌元素,不断进行改编和创作而形成的江西红歌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年代的社会进程中、在解放前与解放后的情感变迁中,广大人民和音乐词曲作者创作了大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和富有民族精神、广为传唱的群众歌曲、革命歌曲和爱国歌曲。这些歌曲作为江西红色文化向外界快速传播的载体,成为宣传、弘扬和发展江西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江西红歌;艺术特征;表达方式

一、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艺术特征
(一)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内涵与艺术特征
“红歌”的创作源泉是民歌,这就决定了它为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江西红歌是从井冈山时期的江西民歌开始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在当代,江西原创红歌拥有着中国红歌最具代表性的地位,也是最能体现红歌艺术特征的载体。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地域形象化比较典型。江西红歌,特别是具有较强民歌元素的红歌,它的声乐发音主要以方言词为主导,客家方言、赣南方言、赣北方言等均具有典型的江西地域形象化特征。比如《看到红军打胜仗》一歌中“缸里冒米也会笑”中的“冒”,江西大多数地方的方言中“冒”就是“没有”的意思;《日头一出红彤彤》一歌中“日头”的意思为太阳、阳光;《开口就唱哎呀嘞》里的“哎呀嘞”也是江西民歌的特色符号。
2.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内容特征化比较明显。红歌歌词中叙事的内容有着明显的时代特性和地方特色。在革命年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建立都深深依附于江西这片土地上,江西红歌的创作也大多源于此。从革命中演变创作而来的红歌,其叙述的内容也是主要讲述教育、革命、斗争等题材,内容的时代特征比较明显。在2010年初,江西省首届音乐“映山红”奖优秀创作歌曲演唱大赛推出了一批以邓伟民、熊纬、陈述刘、李小兵等为代表的江西籍著名作曲家创作的《唱起这个好地方》《那一片红》《可爱的家乡》《开口就唱哎呀嘞》《哎呀嘞步步高》《鄱阳湖边》《鄱阳湖》《茶香中国》等一批江西音乐“新名片”,江西省媒介与众多音乐工作者借着这股东风持续宣传这批新音乐“名片”。这批音乐作品曲风朴实、特色鲜明,歌词和旋律朗朗上口,这样的作曲技法和内容表达方式均体现了通俗、易懂、易传唱和具有江西韵味的明显特征。这一批红歌在江西本土音乐工作者为主力军的努力下,实现了音乐艺术的大跨越,目前它们不仅传唱于赣鄱大地,而且也插上翅膀,飞越大江南北,受到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与传唱。
3.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文学感染性比较强。早期江西红歌大多是在江西民间声乐艺术体裁的原始基础上加工、创作、改编而来的,不仅饱含了深情的儿女情长,又宣传了革命战事的慷慨激昂,还痛斥国民党的残酷压迫等等此类的丰富情感渲染和革命正能量的红歌,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红歌的文学感染性。随着红色音乐的发展,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相比于早期红歌不仅在内容上有所丰富,更在情感表达上有所突破创新,人们开始不断创作以不同文学题材和角度来讴歌新时代江西人民的时代风貌、社会风情、自然风光和江西新风尚的优秀作品。这些艺术性的文学情感表达极大的增强了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丰富内涵,引领着当下新红歌的发展方向,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艺术特征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红歌作为江西民间声乐艺术形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与时代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把当代原创红歌与时代背景相联系,在江西民间声乐艺术的研究中揭示红歌的本质是我们研究当代红歌艺术特征的一个基本方法。从当代江西民间音乐的表现手法来看,现今的江西民间声乐艺术既包含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概念,也有包含了我国社会主义时代的先进文化气息。红歌的表现形式,既有着有别于中国古典歌曲和传统民间声乐的演唱方法,又延伸出了现代时尚的流行表演元素和艺术审美特征。所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概念,指的是当代江西民间声乐艺术中附着了典型中华民族传统声乐表演风格和艺术审美特征的那部分内容,这是江西民间声乐的最大特征。而所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气息,则是指红歌中的音乐风格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政治性,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总体特征联系紧密。任何新文化都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是这新时代文化的开创者。江西当代红歌艺术具有时代气息的特质是同所处时代和社会制度相关联的,是发展的、运动的、上升的,红歌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社会经济、文化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演变而发展出新的形式。
二、江西当代原创红歌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
(一)歌词语言的表述更加含蓄恰当
歌词是关于语言的文化。歌曲中的语言主要通过歌词来抒发感情,歌词对歌曲的意象表现、音乐表达、风格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歌词语言的表述对歌曲的创作与欣赏至关重要。江西红歌底蕴深厚、风格多样,其歌词语言的表述相较于传统红歌更加的含蓄恰当。江西当代原创红歌歌词语言是以作品的意象和情感为出发点,将含蓄的语言表述与真挚的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创作出了众多打动人心、发人共鸣、有深度的红歌。江西红歌深受客家方言的影响,如早期《十送红军》便是临摹赣南采茶戏的语言表达,使这些独具乡土特色的红歌,歌词语言表达更加婉转动人。相比早期红歌,在当代的音乐创作中,结合民歌元素,经过江西音乐人不断推陈出新,江西当代原创红歌更加注重旋律、曲调与歌词的融合,其歌词语言的表达追求完美,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如《开口就唱哎呀嘞》《哎呀嘞步步高》等都能深刻展现其地域性歌词语言的表达特点。
(二)寓意更加内在深刻
江西作为红色革命老区,是众多红色歌曲诞生的摇篮,近百年来无数优秀的红色歌曲在此创作流传,从未间断。植根于中国这一片沃土,江西红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经过时代的打磨,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寓意更加内在深刻。江西当代原创红歌已不单单是对过往战火岁月的颂扬,更是鼓励新时代人民铭记民族复兴与国家使命的力量之源。如早期的有《红星照我去战斗》、《映山红》、《江山多娇》等优秀江西红歌,当下的《唱起这个好地方》《那一片红》《可爱的家乡》等新音乐名片都无不包含着广大中华儿女爱国情怀。
(三)一个主题之多视角多方位多层面的表述
江西当代原创红歌在主题不变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多方位多层面的表述。 为了顺应本土性、独创性、时代性等音乐特点,江西优秀音乐人开创了新的演唱方法和原曲改编。江西本地的作曲家们利用灵活的审美发现力,寻找自己喜欢的音乐材料进行创作。作曲家们将原本单一的民歌旋律采用多种多样的创作方式,旨在打造一些有深刻内涵的音乐作品。江西当代红歌将有着中国传统红歌音乐特点与具有时代性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充分融合,它们二者的结合使当代红歌焕发出新的力量。在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音乐主体上涵盖了民间歌曲、旋律、节拍、结构、逻辑、语言、歌词、音调等创作手法,作曲家们对这些手法进行创新,使它们展现出新时代的活力。江西当代原创红歌一个主题之下多视角多方位多层面的表述的写作手法对江西省音乐的发展与创新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主题涉及的意象更加广泛多元
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种类多而丰富,从题材内容来看,其弘扬的主题是多样化的,同时主题中衍射的意象也是丰富多彩的。江西地域范围内有着多个少数民族,其音乐的思维逻辑和本土生活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集聚江西本土文化底蕴的原创红歌,其丰富的主题也造就了当代江西原创红歌的风格意象。这是红歌演唱者根据演唱作品的主题内容,表达歌曲中特殊的情感,从而体现红歌中象征意义中的指代意象物。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取材广泛,情感表达丰富,主题内容的表达风格多样化,这就使得其主题涉及的意象会显得更加广泛多元化和层次化。江西红歌多来源于民间的山歌,民间山歌具有独特的地域习俗风格和语言风格,唱腔唱法也是独具一格。
(五)音乐语汇更加流畅优美
江西当代原创红歌,不仅在主题内容上有所突破,还在言辞语汇上推陈出新。传统概念里,民间歌曲的语言运用,语言辞藻都是比较简洁直接的,然而江西红歌并不完全是。江西当代原创红歌除了歌词语句的通俗易懂和简洁明了外,有一部分的歌曲都是与时俱进的,综合流行的、古典的各类音乐创作灵感,其用词用曲都是借鉴了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内涵,红歌用词相比原始民间歌曲,语汇会更加优美,其引经据典,博采众长,比喻、比拟、夸张、对比、排列等各种文学修辞手法在当代红歌中是俯拾皆是,文字更显文学气息,歌曲立意也更加宏观、大气。自然方大成,大成则大美,江西当代原创红歌要表达的精神内涵恰恰需要与时俱进。浅显直白是红歌,文辞优美也是红歌,无论如何体现红歌精神最具重要。
(六)作曲技法更加娴熟
江西当代原创红歌的作曲技法简单,歌词简洁。作为一种传唱的文艺,很多广泛流传的红歌,都曾被成千上百的人咏唱过,其作曲技法在即兴演唱的历程中不断磨炼,日益娴熟。在此背景下,这些红歌的作曲技法仍在继续反复锤炼,并将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创作阶段。创作者遵循简单、凝练的创作原则,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以明快、直白、淳朴的语言和技巧来表达出来。红色歌曲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一直追求化繁为简的宗旨,与自然的纯朴本真充分融合。江西当代原创红歌在传统的作曲技法上不断改革,丰富了中国红色音乐的表现形式。一批优秀的江西音乐家收集到很多战争年代红歌的作曲技法,为当代原创红歌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有利借鉴。在这些江西当代原创的红歌作品中,不仅能感受到让大家谙熟于心的江西民间音乐,还能够让大家发现一些新时代的作曲技法。江西音乐家们将传统作曲技法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将江西红歌的改编的具有了新时代特色。
(七)江西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更加得当
江西当代原创红歌在新时达的发展趋势下,将江西传统音乐元素运用的更加得当。众所周知,传统音乐来源于广大的民间音乐文化,这也是传统音乐能够长期生存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新的生活观念和思想冲击,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带来了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节奏的巨大变化,一些江西传统音乐元素得到了更多生存的土壤,渗透到中国音乐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在这个时代快速传播。江西传统音乐元素是江西广大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与时代内涵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并在融合中不断创新,有着一定的变化性和传承性。在江西传统音乐创作的探寻、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中,众多优秀的江西传统音乐的精粹被原原本本的保留下来,并巧妙的与新时代的音乐发展相交融,让江西红歌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从而不断提升红色歌曲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雅君.山西红色歌曲创作与传承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4.
[2]雷亚林.红色歌曲的传唱与历史意义研究[J].艺术评鉴,2019(09):63-64.
[3]李  颖.中国红歌的历史轨迹及其深远影响[D].中北大学,2010:48.
作者简介
袁富强(1980.5-)男,汉族,硕士,音乐学专业,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