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微课在中小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微课在中小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作 者:陈满琴 陈 浩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 725000)

摘   要:本文结合中小学微课教学实践,总结了微课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微课制作技术不高,教师对微课的认识偏差、资源平台建设困难、学习工具负面作用四个突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微课;应用;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微技术产品及应用层出不穷,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各种平台、媒体纷纷踏之而来。以微课、慕课、在线课程等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逐步被中小学教师所认识和了解。2012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了以全国中小学教师为主,以微型视频(微课)为主要参赛主体的微课大赛,微课由此被正式应用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2012年以来,微课制作培训成为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技术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微课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创新,也促进了学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和创新。
近年来,在全国微课大赛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的引领下,很多的教师在积极学习微课制作技术,尝试将微课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但应用的普及程度十分有限,应用推广难度较大。以我们汉滨高中为例,自2012年至今5年间,全校四百五十多名教师,仅有六十多名教师能制作微课,其中只有二十余名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过微课或将微课作为学生自主学习资源,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近年来,学校为提高学科教学效率,曾采取微课大赛、观摩课、课题引领等方式,推广微课应用,但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我校在微课应用过程的反思和归因,笔者认为,微课在中小学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导致微课应用较难推进。
一、微课制作技术有待提高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的录制不仅仅需要信息技术支持,还需要进行微课的开发设计。微课的开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主要包括合理选题、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撰写视频字幕、拓展其他资源等五个环节[1]。这五个环节中还包括微课件、微练习等配套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制作。所以,微课制作是一个包含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等多项技术的复杂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为视频录制提供了很多简单易用的工具。但好的微课在视频呈现方式上要求较高,需要根据教学情境的实际需要,择优选择。目前常用的微课视频呈现方式有演讲式、实地拍摄式、绿屏扣幕式、讨论课式、采访式、幻灯片动画式、画中画式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在录制工具和技术上都有自身特点,中小学教师中,能熟练掌握,运用工具和技术的教师并不是很多。能够使用的教师中,年青教师人数多于中老年教师,中小学教师微课制作技术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要求教师掌握所有的应用技术,但掌握其中一项或几项能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的技术还是必要的。学校要有效推广微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应用,一方面要将微课纳入教师专业要求,另一方面将微课制作技术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内容,提高教师学习微课制作技术、探究微课教学的主动性。
二、教师对微课的认识有待提高
教学视频制作是实现互联网+教育的主要载体。微课属于教学视频中篇幅短小、知识目标针对性强的一类。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个教学环节的教学,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其短小精悍,资源总体容量较小,一般为5-8分钟,易于在网上传播,便于教师与学生在线学习和下载学习。随着微博、微信等微技术的发展和广泛普及,其未来价值是可以预期的。目前中小学制作微课大多是为了参加微课大赛、特色教学展示等活动,真正针对日常教学需要而制作微课的不多见。由此可见中小学教师对微课的认识有偏差。
在国外,微课较为成功地应用于“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并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影响最大的就是可汗学院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微课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大规模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成熟模式较少,提高教师对微课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在探索发展期,中小学可以借助校本研修和教育信息化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微课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以校本课题引领教师提高对微课的认识和理解。
三、微课平台、资源建设难度大
中小学教师课程任务重,每个教师精力有限,他们制作的微课在数量上是有限的,仅仅满足个人教学的部分需求,仅限于在自己教学中使用。从学校教学改革整体而言,教师们手中的微课仅仅是碎片化的教学资源。不成体系的碎片化教学资源应用的范围有限,因此,微课体系化建设是推广微课在学科教学中应用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方面。微课建设的目的在于交流与应用,其价值在共享应用中方能体现。[2]基于共享和交流,微课被运用的学习平台是应该网络平台。
目前各个学校在微课平台建设,尤其是校本微课平台建设方面存在技术和资金问题。没有平台,学校微课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平台建设涉及程序开发、结构设计等多种技术,中小学的技术力量十分有限,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购买技术服务,也可以由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区域学校实际需要统一搭建。
四、学习工具的负面影响
目前微课在教学中应用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应用和在网络教学上的应用,在课堂教学方面运用不多。[3]微课在网络教学上应用,最典型的是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也是目前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
学生在线学习主要是以笔记本、平板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和移动设备作为学习终端工具,反复地观看微课视频,理解概念,寻找问题解决方法,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现在中小学教师,对电脑、手机等信息技术工具有一种畏惧心理,原因是有学生沉迷网络或手机不离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禁带手机进校园,限制学生在上课期间上网,成了许多中小学一项严格规定。基于此现状,教师是不会,更严重地说是不敢提倡在学校内进行在线学习。因为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资源,使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需要有配套的终端学习工具。终端学习工具问题解决不好,微课的推广和应用也同时受到限制。目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是微课最好的学习终端,但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呼声越来越多,这对微课在中小学自主学习中推广应用非常不利。
针对这一现实,在微课推广和应用中,既要注重微课资源的开发,也应该有相应的终端学习工具的设计。微课教学,必须要考虑配套的学习工具,这是信息化环境中教与学实施的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 詹春青.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11): 65-69.
[2] 王觅,贺斌,祝智庭. 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3]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