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长期被忽视。朋辈心理辅导作为青少年心理辅导的一种有效形式,具有自发性、相互性和覆盖性的特征,可作为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朋辈辅导;高中生;健康心灵
前言
朋辈辅导是指由经过心理辅导知识传授与技巧训练的同学、同事等非专业心理辅导员进行的心理辅导活动。它和专业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心理课程一起构成学校心理辅导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心理辅导体系的进一步延伸,也是对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由于朋辈辅导对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生活挑战和冲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发展、培养适应能力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又由于它具有可操作性强,易推广,见效快等特点,迅速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
1、高中生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朋辈互相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类似于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活动,从而使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向健康的积极方向发展。那么,何谓朋辈? 朋辈包含“朋友”和“同辈”两层意思。“同辈”指的是年龄相同或相仿者,因为年龄相同或相仿,他们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会有相同或相似的兴趣,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有更多共同的话题可以分享和探讨。而当这些年龄相同或相仿者同时又是朋友关系时,情感交换使他们之间能够就更多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这为他们之间的心理辅导提供了便利。
2、巧用朋辈辅导 促高中生健康心灵
2.1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把朋辈辅导和其他的专业辅导以及心理课程等一起列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中,以确保朋辈辅导在学校辅导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学校领导对它的重视程度,从而扩大朋辈辅导的影响力。其次,建立朋辈辅导员筛选标准。辅导员本身的素质对整个咨询活动的影响是很大的,朋辈辅导中也是如此。目前我们可以先批判地借鉴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的经验,从职业态度、本人的兴趣、价值观念、性格特点等方面建立筛选标准。最基本的标准是对这项工作意义的认同,并有追求的兴趣和要求,此外,他自身对事物的看法要客观,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性格最好是外向的,能更好地获得他人的信任。在筛选方法上,可以把他人推荐和自我推荐相结合,前者又可以分为教师推荐和学生推荐两种,但要遵循自愿原则。最后,要完善辅导活动的评价方案。对辅导活动的科学评价是辅导员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对他们完善自己的工作起导向作用。这项工作可以先从重视辅导关系的建立和提供帮助两方面考虑。如: 注重共情、积极倾听、给予求助者关注和主动反应,准备充分、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提供有效的指导以及有专业风度等。
2.2完善朋辈辅导员培训课程
对朋辈辅导员的培训可以在某些方面的侧重点或程度上不同于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但不应该是某块内容的缺失,主要包括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质。培养专业素质要学习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心理辅导技巧,一般诊断技巧与标准,转介的技巧和通畅的转介途径,朋辈团体活动中的相关技巧,实践操作能力,自我平衡技巧等。朋辈辅导员的自我平衡非常重要,要让辅导员们懂得识别和分析危机,学会一定的危机处理方式;要学会合理分析压力的来源和性质,采取适当的应对方式和减压技巧,从而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此外,还要掌握更多的建设积极人际关系的技巧。对辅导员的培训要有计划地系统进行,要讲究时间和进度上的循序渐进,不能采用大满灌的方法。培训方式可以多样,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授课。
2.3建立完善的督导管理体系
由于朋辈辅导员专业修养、个人发展水平不成熟,生活阅历浅,在活动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有的来自他所接触的人,也有的来自于自己本身,如果这些困惑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不仅朋辈辅导员的自我成长很难实现,还会丧失帮助他人的能力。因此,督导体系十分重要。作为专业的指导老师可定期组织他们进行朋辈督导,朋辈督导可以以朋辈小组会议的形式开展,通过共享彼此辅导信念和技巧的交流、个人咨询分析、案例分析、朋辈评价和反馈等方法,并辅以录音回顾,来实施对朋辈辅导员的管理和指导,从而达到促进其成长的目的。另外,指导老师和朋辈辅导员之间应建立长期的非正式的督导关系,学生可以就自身遇到的问题及时地从指导老师那里获得帮助。朋辈辅导员要有主动寻求督导的意识。事实上,持续有效的督导是朋辈辅导员们在现实实践中提高水平,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2.4建立三级预防机制,加强校际合作
要想成功推行朋辈辅导,使该项目顺利成长,使更大范围的学生群体受益,还须充分利用高教园区交流便利的特点,构建顺畅的工作网络,实现大范围的校际合作。这种氛围有利于实现心理辅导理念在高教园区的整体普及,有利于兴起心理辅导“自力更生”的热潮,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由于高教园区的学校有心理学本科和硕士专业,师资力量较强、专业资源丰富,充实了高教园区的整体资源,应加以统合利用,充分发挥他们在这个领域领头羊的作用; 又由于高教园区各高校都有较完整的学校心理辅导体系,上有领导支持、下设心理委员、中有专业教师,这些都是推行朋辈辅导的重要保障和良好土壤,可以说在高教园区推行朋辈辅导的条件已经成熟。
结束语
总之,应该扭转高中学校管理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使之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努力改变高中生朋辈心理辅导中良莠不齐的现状,将高中生朋辈心理辅导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结合起来,培训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的心理咨询人才,努力发挥朋辈心理辅导的普遍性和自发性特征,最终促进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宏飞. 心理咨询效果评价模型初探[J]. 心理科学. 2005(03)
[2] 孙炳海,孙昕怡. 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 思想·理论·教育. 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