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界首镇初中是一所农村初中,办学条件差、教师人数少。面对困境,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意识到:严格教学流程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开发课程资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健全制度,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环节。我们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 《界首初中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从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教研"等方面入手,逐步建立体现课改理念的教学常规管理评价制度。
1.精心备课
建立三次备课制度,主备人根据集体备课讨论的要求 "钻研教材、吃透课标、翻阅教参、结合校情"编写教案为一次备课:在学习、借鉴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的备课教案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规定集体备课的教案应该包括课题、主备人(复备人)、教学目标、教具、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记等部分。集体备课形式上以说课为主,说出对课程的理解,教案的设计,使备课更理性、更科学、更全面。上课教师课前"根据统案、结合班情、体现特色、教前复备"为二次备课,复备内容要求占教学流程的三分之一以上。
2.全心上课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甚至不讲,特别要体现以生为主、以学定教,把课堂的主人地位还给学生。
3.细心批改
提出"三要三不"的要求,即试题要精选不留超量作业,批改要及时严禁不批作业,错题要纠正不布置惩罚性作业。每学期通过作业展览、座谈问卷等形式加强作业管理。
4.耐心辅导
对学困生努力做到教室座位、课堂提问、作业批改、集体活动、表扬鼓励"五优先"。杜绝急躁、讽刺、向家长告状等现象发生。
5.公心评价
选择试题难易适中、考风考纪严肃认真、评价分析科学有效、考试成绩杜绝排名。用心教研 教研活动有计划、有评价、有思考、有记载。规定每个教研组每周必须有公开展示课,全体组员必须听展示课,并参与评课发言,认真研讨,提出更好的教学设想。特别重视教案的教学反思。
二、聚焦课堂,把教学管理落到实处
1.抓好学习
我们分学科组由教研组长召集全体学科组成员反复观看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课堂模式的录像,还组织全体教师奔赴泰兴市洋思中学考察学习。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实践的过程。
2.生成模式
我们在实践中逐步采用"明标助学,导练结合"的课堂模式:确立目标(2 分钟)、自主学习(8 分钟)、师生互动 (20 分钟)、归纳小结 (5 分钟)、当堂练习(10 分钟)。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3.示范引领
学校的领导班子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领导坚持蹲在学校里,沉在师生中,坐在课堂上,泡在教学里,全方位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扎扎实实推进课改的深化和发展。
三、开发课程,让教学管理充满活力
1.开齐所有课程
不得随意调整非中考科目课程难度和赶超教学进度,学期结束所有开设科目全部实行考试或考查。
2.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制定具体的《校本课程目录》。《绿色家园》《界首茶干》《葡萄之友》《我与法制》《甓湖浪花》等校本课程丰富了课程资源,开拓了学生视野。
3.开展综合实践
我们通过开设专门课程、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区活动、组织专题讲座、开展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落实深化综合实践课程,学生在科技教育、国防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实践活动中多次获奖,学校多次获优秀组织奖。
4.开放学生社团
我们成立了"甓湖"文学社、"光阴"绘画摄影协会、"流光 e 彩"音乐舞蹈队、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英语角、中学生团校等多个学生社团组织。学校每年还举办"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主题活动,搭建平台,充分展现社团活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