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做好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板斧

做好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板斧

作 者:汪曼曼 (安徽省濉溪县第二中学语文组 235100)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必考题型,这三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概括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出题的方式以客观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领域广泛,社会、科学、哲学、传统文化、文艺理论等等。很多同学认为它难以把握,首先在心理上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这样难免会影响做题的准确性。其次,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还有"三缺": 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下面,我就学生在解题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以期寻找好的突破口,高效帮助学生备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是学生信息筛选、语句理解、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时,不要受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要依据选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在解题思路上,我认为要用好以下"三板斧":
一、宏观下斧,微观寻"骨"
拿到一篇论述类文章,首先做的应该是快速阅读全文,对全文的核心内容以及整体思路有一个了解,先从整体上把握,然后再微观勾画.如果不进行整体感知,只是依照选项来断章取义,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宏观的把握有利于考生理清文章的思路。要学会快速的遵路阅读,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路的,一句句一段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 。
对文章每一段写了哪些内容,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了解。还要学会微观勾画,
只有把每一段的小论点、小中心提炼出来,才能对原文的轮廓形成大致的印象,才能分清作者主要说的是什么,分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有哪些具体内容。
以2014年的安徽卷为例。第一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的贪大求奢现象,指出艺术领域的技术崇拜正在形成,引出本文的话题。第二段的关键句为"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明确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第三段以中国传统艺术为例,指出"简约"对于"炫技"的不屑,再次明确二者的关系。第四段指出"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第五段联系社会现象,指出"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才是关键,"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每一段都有中心句,明白了这些句子的意义,对于全文的思路自然就了然于心了。
二、瞄准题"骨",准确下"斧"
拿到题目 ,要审析题干,确定区间,明确题干要求及陈述对象。看清楚题干的要求,在对作品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认知所获得的印象,按题意要求,让试题备选项中的关键词句迅捷回到原文的信息源中,扣紧文本,找到相应语段位置、相关语境,洞察幽微,辨识细节,追踪筛选。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之后,最好进行标注,以利于下一步的查找、比较。
三、文题对照,"斧"斫肯綮 
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这一步最为重要,这些词语即为肯綮之处,着斧当有力。
要注意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去对比,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判断。另外还要了解干扰项的特点,干扰项的设置方式主要有:混淆程度、以偏概全、混淆时态、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因果混乱、混淆情态、混淆条件、主次颠倒等。在阅读中可以抓住以下的关键词 ,来避开这些常设的陷阱。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
(2)转折(但、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
(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
(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
综上所述,在做这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目时,一定要抓住文体的特点,先整体感知,了解文章所谈论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核心观点以及价值取向;再细读文段,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掌握文段大意,琢磨疑难语句;然后严格地按照题干的要求答题。重点在于和原文的比对,一定要仔细、认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研究出题者的考查意图,从而避免常见的错误类型,筛选出正确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相关题目并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同学们平时在学习中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扩大视野,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而不浅尝辄止。对于那些精品文章还是要反复阅读,学会揣摩,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从中既能获得解题的技巧,也能获得知人论世的效益,用好你的"大斧","斧"到定能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