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主要是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同时考虑不同年龄段对知识和情感的需求。小学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有着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小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来对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力。并且尽可能地去创造条件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教学。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性;游戏化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对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各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游戏教学中存在:课程教材设置不合理;教学效率低;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加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专家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一、教育游戏引入
小学生的心理具有好奇、好动,渴望学习,容易被新事物吸引,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教育游戏正好可以顺应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将游戏作为学习对象,利用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优化教学氛围,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教育游戏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创新意识。教育游戏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育游戏,如:"扫雷""拼图""成语挑战屋"等平时家长教师不允许玩的小游戏引入课程,可以充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己感受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乐趣,把学习计算机当作一项游戏来进行,玩游戏的同时完成了相关知识点的操作练习。如"英文字母查找"小游戏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键盘字母键位置和键盘使用等操作,"扫雷"小游戏使学生掌握鼠标的操作。教育游戏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教学
1.有趣的游戏提高信息技术课堂
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讲解。作为一门信息类学科,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拥有大量的文字,其内容相对枯燥和抽象。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参与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此时,教师可以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游戏开展教学,突破原本枯燥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的硬件时,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中的输入和输出设备。仅仅通过讲解,学生的兴趣并不够高,也无法获得深刻的认知。此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相应的纸张,并且在上方写好计算机的各种硬件,包括:鼠标、键盘、显示器各种硬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这些纸张贴在衣服上。随着教师的口令,学生需要快速地分成两堆将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设备进行区分。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师将原本枯燥的信息技术教学变得更有趣味,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达到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又如,相关设计者早已为指法练习设计出了多样化的打字游戏。在游戏中,学生需要准确快速地按照屏幕的要求操作键盘,并完成简单的游戏任务。因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这一类的游戏软件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利用游戏的生动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获得乐趣,同时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练习任务。
2.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需要意识到小学生更加喜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好玩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动力。例如,在操作计算机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计算机教室,组织学生利用"七巧板"软件进行游戏。学生在愉快的玩耍中能够感受到计算机带给其的快乐,使学生产生学好计算机的动力和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能够制作更好玩的游戏,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拥有足够的内在动力参与到教学中。又如,在认识键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相应的打字练习。但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打字练习相对枯燥,教师很难要求学生认真地面对打字练习。此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激励。例如,教师可以告知学生电脑中的某处有好玩的游戏,谁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打字练习就可以找到游戏并且得到打开游戏的密码。在游戏的驱动下,学生会因为兴趣的刺激认真对待打字练习。这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动力的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打字练习,并使学生熟悉的键盘提高了学生基本的打字能力。
3.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进行游戏设计
首先要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考虑学生的综合因素,然后确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在课堂中不断地进行实践,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断地完善学习目标。其次,选择合适的游戏模式,游戏不是课堂的主要目标,学习掌握知识才是根本,我们要确定符合教学目标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完成游戏。在课堂中采用游戏的模式来学习,可以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同时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相对枯燥和抽象,其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并不浓厚。通过游戏化教学,教师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但是,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和交流,进一步完善游戏化教学法,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1] 齐仁德.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2] 杨建伟.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4,(3).
[3] 周桂莲,杨艳.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J]. 科教技术装备,,2015(25).
[4]余长营,刁海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引入教育游戏的策略探究.中国电化教育,2015,(12).
[5]景泽良.电脑教育游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