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我的语文教学

我的语文教学

作 者:赵玉琳

我的语文教学

赵玉琳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   265500)

一直喜欢语文学科,一直认为语文学科能带给学生更多的东西,所以一直沉醉其中。在与学生共享语文快乐的同时,我一直在探究,在寻找语文教学的最佳角度,希望语文学习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收获与快乐。
一、灵动课堂——无法预约的精彩
曾有老师问我:“你上语文课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我想了很久,感觉我们的语文课型虽然可以归纳出几个类别,但仍不能用模式去描述,因为我要求我的课堂是灵动的,灵动的课堂才能成就精彩。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如果课前我将课的每个环节都设计得细致入微,结果却往往让我失望。因为,我会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按照我预设的程序来配合我的教学,我的设计是主角,学生只是配角,失败的原因不言自明。但如果我能结合课堂教学的实情发挥,打破预期的设想,却总能收获意外的惊喜,因为那个时候,我没有束缚,完全能根据学生的动态、兴趣来调配我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是和谐的,高效的。很多时候我也会被自己的奇思妙想所吸引,能更充满激情地将课进行下去。而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地调动,课堂成了我和学生共同的乐园。因此,我所注重的是课前钻研好教材,把握好要传授的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能灵活地将知识点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去。至于教学方法,那就要随机应变。
 我认为,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应该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这种美好的感觉是我们教师应带给学生的。如果我们的眼中有学生,我们的心中有学生,我们就应尽力打造我们的灵动课堂,那时,课堂便会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的潜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二、讲求方法——送你一把智慧的钥匙
有法事半功倍,无法苦不堪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方法的传授也是我一直追寻的目标。
传统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太过琐碎,分析太多,忽视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我们的课例在编排上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的三篇课例:《桂林山水》《林海》《阿里山的云雾》,都是写景的文章,但作者的写作意图、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却是不同的。在授课中,我注意引领学生对比感知:《桂林山水》《阿里山的云雾》重点写了景物的美,而《林海》还蕴涵了对兴安岭做出贡献的赞颂;同是写景的文章,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桂林山水》《林海》对山、水、岭、林、花等不同的景物进行观察,而《阿里山的云雾》却对云雾从动态、静态的角度观察;描写方法也不同,有的采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有的采用了“总——分——总”的方法,有的用排比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加以说明……通过这种横向与纵向的对比,让学生明确同是写景的文章,在观察与表达方法上,可以是大不相同的,然后问他们:“你更喜欢哪一种类型的文章?”“你愿意把哪种方法运用到你的写作实践中去?”这样,学生既感悟到了课文的内容美、语言美、结构美,也做到了学以致用。
知识的整合能给学生提供一篇乃至单元课文的整体框架,知识的对比既让学生把握了细节,又加深了印象。从小处着眼,见到了棵棵树木;站在高处,又俯视了整片森林,学生会感到心旷神怡。
三、以“情”为脉,实现心的触动
当今国人的素质是不容乐观的,小孩子身上表现出的自私、虚荣让我时常感到担忧。认识到了这一点,我感觉语文教学的意义就更加重大了。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因年代久远,学生对那段沉痛的历史怎能感同身受?我便和学生一起去了解中国的近代史,了解中国被外敌入侵的惨痛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是当时一名守城的士兵,你是北京城的一名老百姓,面对侵略者的暴行,你会怎么做?学完《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几篇文章,为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父母的爱,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引导学生回想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的点点滴滴,让学生们起来夸夸自己的父母。当然,我也从为人女和为人母两个角度谈了我的想法,大家都很动情。教师如果不给学生这样的思考表达机会,学生对身边的很多爱便会漠视,爱的种子又怎会在学生心中发芽?
在平日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结合课例把教育学生爱家、爱校、爱他人、爱祖国贯穿始终,让其逐渐变成一种习惯。我在书刊杂志或电视中看到的一些热点问题,都是我教育学生的大好话题,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开阔学生眼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大好机会。如果昨天我乘车时发现不让座的现象,如果我今天在路上发现欺负弱小的现象,如果我哪天欣喜地发现某个微小的善举,我都会跟学生分享交流。这并不影响我的日常教学,相反我的班级总会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前进模式。其实,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我时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学科是最博大精深的,她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教会孩子祖国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表现在蕴涵于课文中的人文教育。这种人文教育贯穿古今,涉及方方面面,是我们最不应该忽视的。
我深知,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时无形中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教师人格上的力量,如热情、真诚、宽容,如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爱心与同情心、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等等,会让学生对你产生敬佩,你的教育才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所以我一直在努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然后,在语文课堂上,用我积极向上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启迪学生,让语文课堂成为我和学生共同寻梦的乐园。我希望我的语文课堂,可以为学生激趣、启智,可以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