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引入则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极为有效的尝试。本文以理科专业学生ESP需求出发,依据理科专业ESP英语设计原则,总结理科专业ESP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为大学ESP英语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ESP需求;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教学管理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促动下,单一的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要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为了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主动与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接轨。人才培养要区分不同层次,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培养懂英语又通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还要造就一批拔尖的创新型专业人才。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引入则是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极为有效的尝试。
一、理科专业学生ESP需求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方法、评估教学结果的重要依据。通过近年来的对大学理科专业学生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需求动机分为以下几种: 一、真心喜欢英语,对语言本身感兴趣;二、英语为必修课,学分课程,必须学习;三、需要考取大学四、六级英语等级证书;四、对未来职业有帮助;五、有考研或出国的计划。而从五方面需求动机比重来看,通过大学四、六级考试、获取学分和未来职业需要排在前三甲的行列。在教学内容的需求上.多数学生对使用的教材兴趣一般.认为老师可以补充一些其他实用的和趣味性的学习材料。还有半数的学生希望能开设专业英语课,较为倾向ESP英语教学。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教法灵活.能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比较喜欢表演短剧、口语对话、英语游戏等互动式的英语教学方法。
二、理科专业ESP英语设计原则
理科专业ESP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应符合当代教育理论,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处理原则:
1.行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原则。ESP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教学内容要围绕某个特定行业主题展开的,教学过程以某一特定项目或任务为主线,教学内容既包含了与行业相关的典型工作内容和职场环境,又强调了相应的语言技能学习,兼顾职业技能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真正实现了以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2.任务化原则。基于工作过程行业特点的任务化ESP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英语基础知识模块、行业知识学习模块、职业素质培养模块。(1)英语基础知识模块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基础,包括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基本的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在新生人学初期对他们的英语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复习、整理和巩固,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为行业知识学习阶段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2) 行业知识学习模块。本模块是整个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核心模块,模块设计的主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以行业知识为核心的教学理念。ESP英语教学要按照理科专业教育的培养要求,在对学生进行英语基本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侧重于专业技术用语的训练,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在实际职业岗位中使用英语的能力。(3)职业素质培养模块。本模块包括应聘求职、企业文化、职场沟通技能、个人规划和职业发展等内容,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就业背景下的英语沟通能力,帮助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为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理科专业ESP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
理科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安排要与专业挂钩,要进行四年连贯式的教学。设定一年级为通识英语教育阶段,二至四年级为ESP英语教学阶段。大学英语学习围绕专业展开,教材由英语教师根据不同专业自编,内容由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自定。一年级的课程内容以各种专题的形式进行开展。二至四年级大学英语开出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的ESP英语。学生的听说读写课程都结合理科专业进行,即能帮助学生学习相关术语,了解本行业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又能培养学生与本行业相关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突出培养“实用”英语的能力。听力和阅读课程“用”英语获得理科专业领域信息,写作课程“用”英语输出理科专业内容,口语课程“用”英语进行交流。
灵活有效的ESP英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保证,理科专业ESP英语教学要侧重于行业岗位任务的要求,因此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应基于理科专业工作岗位要求及工作过程。以汽车英语课程为例,本课程教学设计以汽车制造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涵盖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整个工艺流程。同时,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也要协调语言基础知识巩固、文化习俗传播、语言技能训练、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及学习策略培养之间的关系。另外,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纲挈领地讲解课文语言点和文化要素,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尤其是听说课更要利用多种音频及视频材料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更好地突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能为学生将来职业发展及后续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四、理科专业ESP英语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有效保证,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与模式可以强化学习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课程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要求与目标。科学的教学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如何激励、引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另一个方面是如何服务教师教学、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对于学生的学习管理,重点是落实好过程性教学评估,真正做到科学的教学管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考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管理,同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给予人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对于教师教学管理,重点是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其责任心,再就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适合高职英语课程教育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比如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树立当代教育理念,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挂职锻炼等,为教师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晓霞.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J]. 职业与教育中,2013(27).
[2]殷和素、严启刚. 浅谈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兼论新一轮大学教学改革发展方向[J]. 外语电化教学, 2011(1).
[3]于丽、张丽. 独立学院理工科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调查分析[J]. 科技信息,2012(33).
[4]周冲. 日本大学ESP英语教学对学生职业发展的作用[J]. 海外英语,2013(10).
研究课题:“基于理科专业ESP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与实践”,该课题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本文为此课题研究成果。编号:GBD121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