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教育中逐步忽视了乡土文化的存在,也忽视了对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然而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是各族人民的精神寄托。乡土文化还是一种文明,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是他们前进的动力。而现在乡土文化资源变得逐步稀少,甚至快被人们遗忘、抛弃。因此,我们要对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应该加强管理与重视,鼓励人们多学习和了解乡土文化,这样乡土文化才能得到传承与传播。把乡土文化融入高中政治教育中,这样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育活动,还能让学生们了解乡土文化的美丽所在。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
中国的乡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民间文化了,是极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类文化。乡土文化的根源就是在民间,大多数农村群众在农闲时发展起各种娱乐项目来供大家消遣,后来就逐渐变得正式规范起来,形成了现在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中国的无价之宝,是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乡土文化有很多种类,其中有民间故事、古建筑、名人传记、传统手工艺、不同民族的民族风情等等。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水平飞速增长,对乡土文化的重视相应减弱,因此导致了许多乡土文化资源的遗失,还有许多乡土文化得不到发展与传承。所以在文化遗产保护这块,对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应该排第一位。有的地方政府想开发利用乡土文化来发展旅游业,但是要在保护好乡土文化的前提下进行。
二、乡土文化资源现状
现在国家是对乡土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但保护好和传承好乡土文化是每个人的义务与责任,许多专家也致力于对那些传统古老的村庄的考证、抢救与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然而这些并不足以保护全部的文化遗产,因为我国是一个大国,乡土文化博大精深,种类又多又久远,所以人们对乡土文化关注程度没那么高,不可能每一种乡土文化都了解到,有的甚至完全不被世人所知晓。现在还有很多物质的、非物质的乡土文化被抛弃、被损坏、被遗忘,可是国家也束手无策。国家在不断呼吁人们保护好乡土文化资源,传承好自己的乡土文化,可是其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很多地方就是无节制的利用乡土文化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以此来赚取利益。
三、乡土文化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现在为了能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我国就把它融入到了政治教育中。加入到高中教育活动之后,就成了学生们的学习课程,进而更加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文化,也更加了解中国其他地域的民族风情,为学生们的课程增添了一抹色彩。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多都是在电视或者网络上了解各种乡土文化,对这些乡土文化也只是浅显的了解,一旦把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到政治教育中来,就大大拓展了学生们对乡土文化的学习空间,增进了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对自己的家乡也会更加热爱。乡土文化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想要立足得到更好的应用,首先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兴趣爱好。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下手,站在学生的立场来考虑,然后制定出合适的乡土文化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从而对乡土文化更感兴趣。
制定一个好的教育方式也有利于提升教育质量,在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时,可以结合乡土文化的特点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乡土文化的了解,有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在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又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生活的经验性相互补充,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乡土文化的积极性。其次,想要乡土文化在民间流传得更久,在教育的时候,乡土文化知识就应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高中的政治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在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认识社会,体会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乡土文化是对高中政治教育的一个补充,所以老师在对乡土文化进行教育的时候,不能忘记真正的主体是政治教育。
教师们应该把握好乡土文化的时代特点,以便更好地融入到政治教育中,而又不失政治教育这个核心教育。可以把乡土文化和政治教育中的案例相结合,这样来教育的话就能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政治教育与乡土文化学习两不误。最后,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育,不同的学生对乡土文化了解的情况不同,并且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乡土文化,所以老师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以及地域的差异化,从各个方面来教育,这样每个学生都会充分的了解到不同的乡土文化,学生的见识就会更加广阔,对乡土文化的就会更加热爱,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保护乡土文化资源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把它融入到政治教育中后,就更具有学习性、重要性了。创造出一个乡土政治课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们更加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国家。
参考文献
[1]李明哲.特色地域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利用——以豫西南地区南阳文化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07)
[2]潘英福.浅谈本土红色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基础教育研究.2011(13)
[3]邹立莉.对区域文化资源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J]. 昭通学院学报.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