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 者:祁梦月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陈庄镇学区新开完小,河北 石家庄 050500)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搞好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科学化;兴趣
一、作文命题生活化、科学化
所谓作文命题生活化、科学化,是指教师在进行作文拟题时,要使命题充分体现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机制和写作需求,要使小学生能够驾驭。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学校没有安排专门的作文课程,语文教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作文辅导。小学生通常会在规定时间内毫无心理准备地就被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更有甚者,教师会要求学生在期末专门抽时间背诵作文书籍的优秀作文,用以应付作文考试,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和语文成绩。久而久之,语文作文教学就变成了一种教学形式,变成了学生的心理包袱,在小学生的潜在意识中,己经将作文从语文学科中孤立出来,变成和语文平等、对立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对学生作文写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我们要在止确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我们可以借助教材的讲解和学校、班级组织的一些基木活动以及学生的课间游戏活动等,比如在学校或班级组织春游的时候,或者降雪之后,学生们即兴玩耍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余兴未尽的时候,因势利导,启发小学生将勃勃兴致和兴奋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因为这些活动是每一位学生亲身经历的,是学生的现实生活,所以,这些命题也是小学生能够驾驭的,因为是真心实感,因为是“我手写我口”,所以,学生的作文自然是精彩的、优秀的,不会雷同和做作,不会将作文当做一种任务和累赘。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这“火药”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乐于写作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注意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趣事、意事。表达见闻感受,使学生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一)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体现在每当接触到新事物时,都会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新鲜事物的感受或讲述所见所闻。教师可以做一些正确的引导,可以将他们有意识的组织在一起聊天。例如:在举行完一场跳绳或跑步比赛过后,教师积极的将学生组织起来聊天、讨论,所有关于这场比赛的内容和话题都可以涉及。有的学生会说出比赛前后的一些心情,有的会说自己在比赛中是怎样进行的,而有的学生会分析比赛结果。教师可以边听学生讨论边在黑板上理清学生思路,归纳重点。为他们今天的作文准备好素材,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整理完成一篇自己的《比赛》作文。
(二)运用"迁移"培养兴趣。
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将兴趣迁移到观察生活和写作上来。例如:新学期,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那么这时候老师可以利用这件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为自己出主意该送怎样的学习用品给自己的孩子,这时学生都会各抒己见,有的说文具盒、橡皮擦、铅笔等等,老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说出学习用品的用处、形状、颜色等更详细的方面,在学生在充分表达观点的基础上,老师把学生的观点写下来,一篇《我的学习用品》的作文素材就收集完成了。
三、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活环境相对闭塞,就没有写作的素材。小学生头脑中的形象资料较少,词汇量不够,生活经验缺乏导致书面表达不清楚。所以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常常出现有话想说却无从下笔的情况,教师可以归纳出一些好的文章、电影、书籍,介绍给学生阅读和观赏,阅读材料还可以成为作文的范例,可以丰富学生词汇量和学习写作方法。在和学生做游戏结束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心得,做到先参与,再观察,最后再作文。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阶段初期看到雪景只会用到“白白的,很漂亮”等词汇;到后来会用一些“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等四字成语来表达,再到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比喻“飞舞的雪花好像轻薄的羽毛”,到“雪花在人们的欢呼声中走来,雪白的外衣,轻盈的步伐,如此娇羞”的拟人。语言表达的进步是与阅读分不开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学习书中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扩大知识和词汇量。
四、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引导求异、求新思维
学生写作是运用综合的语文知识的训练过程,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读懂课文,通过分析让学生明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习别人不同的见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出现比较好的创意,教师需要适当的保护和鼓励。
(二)尊重学生作文的自主权
鼓励学生抒发自我情感,表达内心话语,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命题权交给学生是学生自我建设、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学习。自主命题作文通常用日记、周记、游记等及时表达的写作方式来完成,学生自己主动的去选题构思并且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具有特色,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一定的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三)提高学生作文修改的能力
一直以来的作文教学模式都是老师不停的帮学生修改,从字词句到标点再到文章的结构,这种方式学生不会思考到底自己什么地方没有做好而是一味的改正老师所说的错误,缺少了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问题比较大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再仔细推敲,做到大问题化小,问题小的同学之间相互评议,学生在帮别人评价的同时也能巩固知识,做到思路明确。
4、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评价恰到好书可以鼓舞学生敢于写作也乐于写作,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因地制宜、因材制宜不能千篇一律。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要求更高,让他们再更上一层楼,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的成语,一个好的比喻都应该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