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浅谈在幼儿集体教育活动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作 者:王 群 刘建伟
(清华附小成志幼儿园,北京 100010)
大
中
小
摘 要:信息化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具体化,同时还为幼儿营造了主动的探索和发现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有助于幼儿产生认知冲突,开展合作活动,进行表达交流。 关键词:教育;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幼儿教育的手段和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特别是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信息化成为了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仅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具体化,同时还为幼儿营造了主动的探索和发现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有助于幼儿产生认知冲突,开展合作活动,进行表达交流。那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重、难点,辅助教学呢?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开展了实践。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
3-6岁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控制能力差,心理学表明,3-6岁幼儿往往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不稳定,并伴随情感进行。对于幼儿来说,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动因。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幼儿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富有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逼真的音响效果,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形象化语言,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主动地进行探索,激发思维想象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在故事欣赏《小马过河》通过小马过河的多媒体课件,幼儿们能够更直观的看到小动物们的出场顺序,以及会动的动画中能够更直观的使幼儿了解河水的“深浅”,知道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生动的动画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孩子们不再是只听故事,而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体验。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效果,注重领域间的融合,拓展延伸活动。
如果能在活动后激发幼儿深入学习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成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那么就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为幼儿创设犹如“身临其境”的情景,激发探究兴趣,帮助幼儿进入角色,唤起表象,让幼儿爱说,激起他们想表达的欲望,比如:谈话活动《游乐园》,游乐园是孩子们喜欢谈论的话题,首先是利用ppt投放出孩子们经常去的游乐园的情境,使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对于“游乐园”这个话题真是滔滔不绝,其次是孩子们在谈话活动后的延伸活动,孩子们在拼插区利用万能工匠纷纷搭建起了游乐园,对于谈话活动中聊到的游乐园里面的各个区域孩子们用万能工匠纷纷搭建了起来,搭建完成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将幼儿搭建的作品“游乐园”加入幼儿的后期配音制作成视频故事,就有了“中五班主题游乐园”的小故事创编,孩子们在谈话活动后能把谈话中说的游乐园搬到班级中,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利用万能工匠玩具拼插出各种各样的游乐园设施,并且还能变成小故事给客人介绍,老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抠图、剪辑、配音等技术将孩子创编的小故事剪辑成小视频,使孩子们看到自己拼插的玩具加入自己的配音成为了小故事,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知道了自己的优点,并对此感到满意。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点难点。
有些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而幼儿的形象化思维特点对比较抽象的内容感到难以理解,无论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这样下去幼儿就对所学的知识内容失去兴趣。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利用图、文、声等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出来,把抽象变具体,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如:小班《开心农场》,在活动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通过农民伯伯种蔬菜的情境引入,使幼儿融入到情境中,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和观察表述的兴趣,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本节活动情境贯穿于整个活动,游戏性强,通过与“小农民”之间的互动的游戏让幼儿做到了动静结合。本次活动有效利用多媒体帮助完成、突破了活动重难点。制作西沃课件,插入音频,有了挖坑、锄地的音效移动种植小蔬菜的动画效果,将不同种类的蔬菜呈现在幼儿面前,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通过触摸、拖拽等功能,幼儿在一体机上的进行观察与操作,从而激发了幼儿操作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并且充分让幼儿通过课件操作,体验到物体数量与排列形式无关。
四、反思总结
在以上的实践中多媒体教学显示了它的优势。利用其声像结合的整体性特点,可以在活动中模拟甚至再现故事情景,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使幼儿不断地利用现有经验去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不仅能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提高幼儿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幼儿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将多媒体技术与幼儿教育完美的结合,可使幼儿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学习时机,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能使幼儿在可视的、直觉的和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在活跃的气氛中发展思维、在积极并主动的状态中提高多种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兆杰,梁芳芳,肖琼玉.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4
[2]孙文云.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艺术教学融合的研究综述.《早期教育:教科研版》[J].2017
[3]刘晓翠.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1):150-150
[4]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5]曾丽.谈谈我在幼儿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及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