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班级学生骨干培养

浅谈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班级学生骨干培养

作 者:廖厚德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北海 536005)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大学生班级学生骨干建设的现状,分析班级学生骨干培养存在的现象,和加强大学生班级学生骨干培养的意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工作能力培养等。此外,还探讨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校大学生班级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团学骨干;培养
高校大学生班级学生骨干是班级学风建设、日常管理、文娱体育活动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辅导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建立一支强有力、行动高效、成绩优秀的班级学生骨干队伍,是做好学生班级学生工作和形成优良班风、学风的前提,也是建设优秀班集体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保障。
一、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班级学生骨干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培养机制不齐全,无系统培养
班级学生骨干系统培训机会较少,在选拔完班级学生骨干,很多时候是直接上任开始进行班级的工作,其中部分是等待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指示和安排,因此,班级学生骨干的战斗力和工作能力会打折扣,同时不利于班级学生骨干的能力提升和快速发展进步。
(二)辅导员业务繁忙,培养时间少
辅导员老师日常业务工作较多,导致领导和管理能力不足,在关心班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和成长成才等方面培养时间较少,在开展班级服务工作是能力不足。
(三)学生骨干工具式,无创新意识
班级学生骨干因缺乏创新意识,在班级建设和管理时照搬照做,缺乏主动和前瞻性,等待安排,存在工具式工作模式,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班级管理工作无质量发展。
二、新时代加强高校大学生班级学生骨干培养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一)促进班级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班级学生骨干队伍,能保证班级学生工作和形成优良班风、学风的前提,对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班级的工作效率,和对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增强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要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则是我国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保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班级学生骨干培养的工作方法
(一)加强思想意识
班级学生骨干是帮助辅导员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学生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的工作,工作责任重大,应具有更高的理论素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思想动态建设。现高校大学生班级骨干均是“00后”,班级学生骨干的培养要立足他们的特点,根据特点侧重对助班意识形态教育,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从而促进其在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2)素质要求建设。班级学生骨干面临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塑造自己的品格,并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带动广大同学共同提高,班级学生骨干的素质和培养,对于营造班级良好的教育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角色意识
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这样”,正如班级学生骨干在工作中怎样表现自己,他就会是怎样的学生骨干,在班集体也有一定的影响。
作为辅导员的助手和班级的指导者,首先,要意识到自己是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都是学习者,严谨治学是我们的天职和本分,一方面要学习好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在精神上成人,通过学习,实践不断丰富精神生活,完善精神人格,提升精神境界。
班级学生骨干要意识到自己是辅导员的助手,是辅导员工作思想的传达者,要积极发挥在自己班级学生骨干的作用,管理好班级,教育好每一位学生。
(三)强化责任意识
责任心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也是一种重要的素质,是做一名优秀班级学生骨干所必需的。班级学生骨干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这工作的成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成长走向。
用激情来激发工作责任心。责任心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责任心不能光是口头上的,而是实实在在的,长期的、艰苦的工作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细微的工作中体现责任心。了解学生要细致入微,协助做好班级班级管理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习顾问工作、集体活动的组织工作以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协助处理好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四)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班级建设也在发展进步,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服务者,班级学生骨干要不断的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解放自己的思想,摆脱工具式,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在行为能力建设方面。班级学生骨干的行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班级的建设和走向,这就要求班级学生骨干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接受更多的、系统的学生骨干培训,遵守行为规则,以最佳的姿态,最优的能力去带领班集体。
班级学生骨干是班级学风建设、日常管理、文娱体育活动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站位,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减少名利,赋予情怀,努力争做有情怀,敢担当的优秀班级学生骨干。
参考文献
[1]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浅析.曹恒涛.科教导刊.2012.2
[2]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探析.郭化丽.高校论坛.2010年第6期
[3]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分析.李媛婷.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第 24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