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基于“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方法

基于“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方法

作 者:罗 雨 (攀枝花市成都外国语学校,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   要: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初中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设计作业时,应该从各个方面出发,认真研读有关于双减政策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作业优化。通过作业的减负来缓解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从多方面来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能够有更加丰富的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作业优化
引言
初中语文教师以往在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作业时,往往会安排学生进行书面性的作业,通过抄写以此来巩固学习的内容。实际上这种通过大量抄写作业来帮助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方式,并不是科学可行的,这种形式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学习压力,对于学生身心发展而言并不是有利的,因此教师要紧跟“双减政策”的脚步,力求从多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作业的优化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通过加作业设计的更加优质,帮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合理设计作业量
为了使语文作业更好的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关注到作业量。学生如果想要更加有效的学习语文这门学科,通过拿起笔去练习相关的语文知识是一条可取的途径。但是,许多教师在课下为学生布置许多相关的抄写性作业,不能从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合理的设置作业的数量,教师认为只有获得了“烂笔头”学生才会有一个“好记性”,但是许多学生在完成相关作业时,往往会感觉到无聊甚至是厌烦,由此看来通过布置大量的手头抄写作业。并不是一种合理的方式,为了帮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减少其抵触心理,并逐渐形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合理设计作业的量。
例如初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陋室铭》时,应该加强研究,总结本篇文言短文具有怎样的特点,从而为学生设计更加合理的书面作业,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会准确把握相关的知识。比如教师需要考虑到文言文中可能会存在通假字,学生如果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认识这些通假字,或者是认识了这些通假字,却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其现代汉语的含义是怎样的,学生就不能更好的理解整篇文章的含义,也就不能够获得更好的进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学习的知识,把握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适量的书面作业,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通假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去整理文章中出现的通假字,让学生将通假字的现代汉语,标注在旁边,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因此教师通过适量的书面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丰富作业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把握整体的学习内容,教师除了给学生设计适量的书面性作业之外,还应该关注到作业内容的丰富程度,在以往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许多教师在为学生设计作业时,往往以教材上的内容为主,通过大量的作业帮助学生把握教材内容,然而以教材为落脚点来布置作业,是不利于打开学生的眼界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前提下,更好的进行发展,教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拓展,而不是将教材上的内容作为唯一的作业设计范本。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邓稼先》这篇课文之后,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就是可以从邓稼先先生这个人物出发,为学生社区更加丰富的作业形式,为学生找到更多有关于邓稼先先生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研读,通过邓稼先先生的多种事迹来体会到邓稼先先生具有怎样的个性品质,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阅读素材了解到邓稼先先生是有明确的人生方向的,是愿意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生的,让学生自行体会邓稼先先生带给自己的人生启示,让学生在下一节语文课发表自己的感想。
三、创新作业形式
对作业的形式进行创新,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来设计课后作业,对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带给自己的乐趣,通过作业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做到灵活创新,帮助学生在更加新颖更加丰富的作业形式下来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作业方面进行探索,让学生有自己的自主能力。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紫藤萝瀑布》这一篇课文后,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将作业进行创新,通过新颖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后的体验,比如教师学生仔细揣摩文章中对于紫藤萝瀑布生动描写的句子进行感受,那么这是紫藤萝瀑布的景观,往往就会在学生的脑海当中浮现,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紫藤萝瀑布的景观通过画笔,跃然纸上,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往往是非常愿意参与的,他们会感受到这是一次极为新一期的作业体验学生在完成创作的过程当中,会加深对本篇文章的理解进而更深层次的去把握住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作者在描写紫藤萝瀑布时的情感,把握作者的写作方式,帮助自己更好的提升。
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帮助学生设计课后作业时,应该充分研究,挖掘更多的优化策略,从作业量上入手,帮助学生减负,然后认真思考可以增强学生巩固效果的作业形式,通过新颖性的作业形式,帮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其魅力所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尹雪梅. 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助成长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之我见[J]. 课外语文(下),2022(2):101-103.
[2]涂雅丽. 浅析"减负"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读写作业的设计[J]. 考试周刊,2022(34):37-40.
[3]张应芬. 基于减负背景的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新探[J]. 中外交流,2021,28(11):874.
[4]李芬. 基于减负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新探[J]. 中外交流,2021,28(1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