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作 者:裴华蓉 (宜都市杨守敬小学, 湖北 宜昌 443300)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教育部门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养水平的提高。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能够让美术学科发挥基本教育作用,还能促进学生形成更加健康全面的审美观。针对审美能力培养目标,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是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美术;审美;课堂;活动;资源
前言
受到年龄和个人阅历的限制,小学生的审美水平相对较低。在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性,开展丰富的审美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完成美术教育赋予的使命。
一、结合生活,培养审美能力
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是生活缩影的再现。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生活与美术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多从小学生的生活出发,从中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当课内的美术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时,他们的美术探究和审美兴趣会逐渐提高。
像在学习“蚂蚁搬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在学校的操场上寻找蚂蚁搬家的现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蚂蚁是如何观搬家的,从而了解蚂蚁是大力士的原因。能够在生活中观察到美术课本中所描述的现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获得生活化的观察体验,还能促进学生参与到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关注蚂蚁在搬又重又大的物体时,他们同心协力,共同搬运。在蚂蚁的世界里,这样同心协力的活动尚且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亦是如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了真实的蚂蚁搬家现象后,可以在课堂中做大力士搬运活动。让学生模仿生活中的现象,深入到情境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体会。
又如在学习“开心台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制作台历,了解制作台历的方法,并在美术课堂中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欣赏台历的机会。在课前,教师要从生活中收集不同样式的台历,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台历的基本构成要素,和其完全不同的形式和模板。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类型,明确台历的制作方法。以此为前提的动手实践活动,更能促进学生审美取向的发挥。
二、创设情境,培养审美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创设形象生物情境,有助于其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自己已经习惯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中。像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美术课堂的感染力,促进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去感受,去学习,努力去创造美,这些都是其审美能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在良好情境的熏陶之下,更多的小学生能够自主、自觉地开展审美活动。
像在学习“妙笔生花”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巧,激发起小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在学生的生活中,传统绘画离他们较远。很少有小学生了解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更不了解笔墨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花卉形象特征的绘制视频,促进学生了解创作者每一个笔触力度的不同,笔墨变化所展示出的花卉形象的不同,促进学生对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产生好奇之心。以此为前提,在情境之中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更多的花卉为主题的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促进学生点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说明理由。这有助于情境中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也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突出。
三、加强合作,培养审美能力
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中,能够促进学生审美思维的丰富。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提升,教师要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积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对其思维发展的积极意义。组织审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要重视学生不同的审美想法。在合作中互通有无,共同交流,让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教学意义。
在利用合作教学模式的初级阶段,教师要为学生设置明确的审美任务。像在学习“家乡美”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通过家乡各类审美要素的发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赋予到自己的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从当地的风景入手,选择不同的摄影作品或纪录片。通过这些审美素材的提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家乡的几点美。哪一个小组总结得最多,哪一个小组获胜。在竞争机制的激励下,各位小组成员都会积极观察发现更多细节,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较为全面的审美成果。在后期的创作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在小组内一起设计一张家乡的宣传海报。将自己发现的家乡之美展示在宣传海报上。至于海报中应当包括的内容、文字、图画,都由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在设计与讨论的过程中,关于海报的侧重点,海报的构图,其中的色彩、色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大家平等交流,大胆尝试,在对比之后选择最优方案执行。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不仅让学生的美术学习更加自由,还能促进学生接触更多创作想法,寻找最佳审美切入点,完成小组美术学习任务,提高美术学习的快乐感,成为积极主动的审美者。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审美活动中不断形成个性化审美成果。这些审美成果的积累,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成为独立审美者。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重视审美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才能提高当代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房一芳.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J]. 读与写,2022(6):190-192.
[2]闫秀秀.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J]. 读与写,2022(6):171-172,177.
[3]刘振宏. 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J]. 读与写,2022(7):163-165.
[4]牛瑞杰.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法探究[J]. 新课程,2021(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