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

作 者:张洪萍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钟山镇升平完小,广西 贺州 542699)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之后,教师面临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任务。明确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积极发现现存的不足。利用全新的方式组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早日实现语文学科教育改革目标。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堂;内容;效果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落地之后,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成绩的提高,还要重视其学科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方法落后、内容单一,都会影响学生的实际阅读学习效果。
一、明确阅读学习目标,培养兴趣
教学目标不明确,会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过程。要促进教学活动有成果,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只是单纯地参考教材指南或其他资料上的预设目标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目标缺少科学性。教师没有深入研究阅读教学内容,便很难在课堂中调节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目标。积极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得以实现。也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完成学习目标时,才能产生内在驱动力。
像在学习《守株待兔》这一阅读文章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如果学生整体学习水平较弱,应当将学习的重要目标放在基础知识的获取上。如果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较强,教师则要将教学目标设置为阅读方法的获取或阅读观点的产生与表达。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应着不同的课堂学习活动,教师要分析每一个班级内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利用最近发展区,设置对小学生来说掂一掂脚可以够到的教学目标,促进每一位学生都在课堂中付出自己的努力,认真思考,有所收获。
二、拓展阅读学习内容,加强积累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关系着学生是否喜爱阅读学习。阅读教学,是促进语言输入的重要教学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接触语言文字,接触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手法。只有课堂阅读内容足够丰富,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具有新鲜感,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了解正确的阅读方法,爱上阅读学习。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很多教师将教材中的文章作为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面,还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单调的阅读教学内容,不利于小学生个人阅读学习兴趣的养成,也限制着学生的阅读思维发散。在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有效结合,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课内阅读文章。同时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了解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写作方式,或不同作者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让学生意识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允许学生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表达不同的个人想法。
像在学习了《纸的发明》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将与“纸的发明”相关的资料作为课外阅读内容。通过课外阅读作业的设置,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与这一重大发明密切相关的信息。使学生在“纸的发明”这一主题下,有更多的信息可分享,下一次再谈起“纸的发明”这一主题,能够出口成章,有自己的表达。又如在讲解《我变成了一棵树》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与想象相关的阅读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发散思维,感受想象力带给自己的美好阅读体验,让学生天马行空地去想象,在阅读中放飞自己,努力成为主动阅读者和主动创作者。
三、丰富阅读教学方法,灵活课堂
利用不同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是一项教学技能,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的阅读学习模式越来越多,像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等。将不同的学习活动组织到课堂中,让学生在阅读中成为主动阅读者,才能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像在讲解《观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情形教学法丰富学生的体验。作者利用文字表达了钱塘江大潮的震撼和雄伟,在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有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有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图片、文字记录和视频。通过多感官调动,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钱塘江大潮的相关信息。在情境之中,学生再次阅读文章,能够感受作者文字的力量,了解文字描述内容的真实性。又如在讲解《现代诗二首》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诗歌氛围中,教师可以开展朗读比赛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规定时间内有效练习朗读,并在课堂中开展朗读比赛。一位同学朗读时,其他人作为评委给这位同学打分,获得分数最高的同学,可以获得学科相关的物质与精神奖励。用丰富的阅读活动,提高朗诵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地位,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阅读内容,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其学科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能够开展个性化阅读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内容拓展和体验丰富,才能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参与到阅读学习活动中。摒弃传统的旧思想,积极利用新的教学方式,营造灵活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阅读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卜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 新课程,2021(32):131.
[2]赵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 学周刊,2021(16):61-62. 
[3]杨丽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 文渊(高中版),2020(6):1202-1203. 
[4]王世云.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5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