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校跆拳道教学发展策略研究

高校跆拳道教学发展策略研究

作 者:金铭鑫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摘   要: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现代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跆拳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校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增强、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多元体育项目诉求的满足存在着密切联系。纵观现阶段高校跆拳道教学发展的情况,其改革进程的推进和教学有效性地提升正面临着重重阻碍,因而,体育教师必须提出系统化、全面性、针对性的跆拳道教学改革与发展举措,以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事业的长效发展。

引言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跆拳道始终是一项具有明显竞技性、观赏性、艺术性的新型运动项目,很多高校对于跆拳道运动带给学生生理、心理和思想观念方面的正向价值已经逐渐树立了清晰的认识,并通过鼓励学生创办跆拳道社团、参加跆拳道比赛等形式来促进跆拳道教学效率的提升。但从现实的层面来讲,我国高校跆拳道教学效率和质量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设施等几个维度出发,积极探索促进高校跆拳道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
一、变革极端教学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阶段高校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极端化教学思想,如以技术教学作为教学中心,以竞技教学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发展学生的战术能力,忽视体育教学的娱乐性;或以快乐教育作为教学中心,以娱乐教学作为指导思想,强调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忽视了技能技巧教学等。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的狭隘性,体育教师要拓展教学视野,摆脱以往体育教育观对高校跆拳道教学的负面影响,立足跆拳道教学现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多元化、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兼顾对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和学习体验感的强化,有机融合竞技性和娱乐性,使学生能够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导下获得学习需求的满足。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优化高校跆拳道教学内容
作为一项奥运赛事,融力量美和技巧、速度、战术等内容于一体的跆拳道不仅仅是一种体育项目和运动技巧,更是实现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步提升的重要途径。因而,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始终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内容的优化上以高校学生群体的实际特征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同时基于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准则合理编写高校跆拳道教材,将运动经验、运动动机、运动训练方法作为教学内容的中心,在借鉴国外跆拳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经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高校学生对现代体育学习的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创新高校跆拳道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跆拳道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代社会的现实需要,更加无法有效激发审美与接受心理不断变化的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直接导致了高校学生跆拳道学习的低效和低质。为了培养学生跆拳道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凸显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跆拳道是一项具有攻击性的体育项目,倘若学生无法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跆拳道教学,就无法精准把握技能技巧、无法精心研究战术,也无法提升自身的跆拳道水平,其结果便是学生在跆拳道实训或对抗训练中受伤概率的增加。
其次,要兼顾理论学习和实战演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发展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精神,同时加深学生对跆拳道运动精髓理解程度的重要路径。而在这方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一方面利用课下时间来观摩跆拳道比赛,了解跆拳道高手的技巧和战术运用,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跆拳道比赛,在实战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客观评估教师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以往的教学评价往往以教学目标为参照,重点关注学生跆拳道技能技巧的掌握与应用程度,使得学生往往忽略了跆拳道学习的更大价值,因而出现了上课不认真地学习状态。
针对这种现象,若想实现高校跆拳道教学的稳步发展,就需要建立健全多元的考核评价标准,从评价内容上来看,要在以往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技能技巧掌握程度的基础之上,增加对学生情感变化、认知发展情况等内容的评估考核;从考核指标上来看,要遵循“多维度”的标准,根据训练层次、训练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体质情况等的不同来设置分层明确的考核标准,从而确保通过综合性、客观性、全方位的考核评价来实现学科建设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四、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教学基础设施是实现高校跆拳道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纵观以往的教学实践,跆拳道教学场地与其他体育项目教学场地的统一化以及由于经费有限,多名学生不得不共用一套设备等情况此起彼伏,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与训练时间,还严重影响了跆拳道教学的整体质量。
 因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发展高校跆拳道教学就需要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与跆拳道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对教师完成高难度技能教学提供辅助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检索相关的分解动作视频,让学生一边观看动作细节分解,一边将技能动作展示给学生,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保障动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另外,还应当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经费,为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配备相应的教学器材,如沙袋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实现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促进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总之,作为高校教育中接受度较高的一种实践搏击类课程,跆拳道教学在提高学生对跆拳道技能掌握程度、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性竞争的体育精神,并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而,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对跆拳道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现实境遇树立正确的认识,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加强教师团队的整体素养以及创新教育方式、完善教学基础设施等手段,全面推动我国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的有效进程。
参考文献
[1]阮俊谦.人文精神培养视域下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研究[J].武术研究,2021(01):100-102.
[2]鲁维安.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7):73-74.
通讯作者:
刘阳(1984-),女,辽宁省沈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