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 者:卫向桃 (山西省晋城市凤鸣中学,山西 晋城 048000)

摘   要:在高中教学中物理不仅是重点课程,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问题教学法因具有探究式学习特点,备受高中物理教师的喜爱,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本文就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进行探讨,首先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原则入手,然后分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

在新课改中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能力,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探索能力,进而使学生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可以达到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因此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的原则
(一)明确性原则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结合学生当前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有这样才能设置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问题情景,进而充分发挥问题情景的作用。教师除了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教学目标之外,还要明确本次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讲新知识点与已知知识点串联起来。
(二)启发性原则
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遵循启发性原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性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设置问题时恰当的掌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换言之,物理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让学生思考就可以找到答案。此外,启发性还有挑战性的含义,能够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让他们自主参与到教学中,爱上物理这门课程。因此,教师设置的问题还有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带着问题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是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把握问题从易到难依次递增的度,这样才可以学生从简单入手,随着难度的增加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考虑。
(四)渗透性原则
渗透性的原则,基本反映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的将物理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物理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性,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将实际生活与科学知识合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学习的知识有更深入的认知。
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理设置问题情境
问题情景设置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果,所以物理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不仅要做到问题与知识紧密联系,同时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定的现实意义。例如,在讲解摩擦力这一部分内容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应的电影情节将摩擦力更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电影中经常有主人公未来躲避换人的追铺在地面倒油、撒豆子的情节,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坏人为什么会摔倒。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到知识,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试验验证,通过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此外,物理教师在日常活动收集一些趣味性的素材融入到教学中,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静电”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进行观察,针对学生观察的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引导学生总结静电现象都是有摩擦导致的。教师通过设置这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不仅可以让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同时对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提升有很大的作用,进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二)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在问题教学法中学生的提问对教学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提问的环境,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提问与思考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于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机械守恒定律”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机械动能中的能力转换成什么了?是如何转换的?再如学习“光的折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小组长带领组员探索光折射的原理。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当学生在探索的过程遇到问题教师就要在一旁加以引导,最终让学生观察到不同的折射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不仅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让抽象、无趣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与有趣,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的提高有很大的效果,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结
作为高中生学习的难点与重点物理,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众多物理教师当时迫切解决的问题,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认知,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效提高提课堂教学效率。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除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还要学生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发挥问题教学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明飞.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67,70.
[2]张泗芳.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7):313,315.
[3]杨婧.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