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历史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讲解,更应该指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社会责任乃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应该具备的意识和思想。面对这一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情境教学这一新型模式,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更好地感知历史、理解历史、体会历史。文章就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出发,探讨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高中教育;历史教学;情境教学;社会责任
前言
社会责任感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乃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素养的根本要求,是新课改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根本教学任务。但如何培育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以知识“灌输”为目的的传统课堂显然不行,只有真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责任,在具体的情境中负担起责任,才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养成责任感。也正因如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情境教学法,以此助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一、多媒体情境教学,唤起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历史是一门记事、记人的学科,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可能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据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可立足于教学内容,开展多媒体情境教学,借助影视材料,将历史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引导学生在特定的影视教学情境中,感知历史,并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例如,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的相关知识。教学“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内容时,可在课堂上插入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经典片段,请学生谈一谈自己眼中的“李大钊、陈独秀”,探讨文学青年们为唤起国家和人民的觉醒做出了哪些牺牲?以民族英雄的铮铮铁骨形象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难点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初步树立国民对国家的历史责任感,唤起学生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
二、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在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必须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由于历史教材中大部分内容与学生存在空间和时间距离,加上内容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态度比较消极。鉴于此,我建议广大历史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小品演绎、角色扮演、辩论会等形式演绎历史情境,并促使学生在演绎过程中,对历史进行更好的、更加深刻的感知。
如在“中国近代的变法与改革”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代表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让学生阐述自己所代表派别的政治主张。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了深刻、全面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角色体验中明白了各个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做出的努力,履行的责任,让学生真正发现责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个人责任感。
三、问题情境教学,唤起学生对责任的深度思考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具有价值。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借助问题的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历史。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抗日战争相关知识时,历史老师可以设定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当时国共没有合作,抗日战争会胜利吗?借助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鼓励学生小组探究,交流分享,各抒己见,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地、轻松地学习氛围,同时也将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最重要的是,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责任”这一话题,让学生真正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从而自觉树立爱国、卫国,为国家做贡献的责任意识。
四、生活情境教学,让学生真正践行社会责任
受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启发,我认为课后实践活动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部分。新课改也明确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要求广大历史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学力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活动强化学生感知,以活动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这一内容后,可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围绕收入水平、衣食住行、医疗保障、文化教育、通讯手段等主题,调查统计改革开放期间有杰出贡献的时代楷模,对改革开放后身边的家庭和社区变化进行多方面了解,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整理几个时代楷模的典型事例,并撰写调查总结和实践感悟,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民族进步、社会发展离不开一个个有社会责任、敢于付出、勇敢奋斗的时代英雄,以此唤起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促使学生真正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个人责任。
小结
情境教学具有陶冶功能和暗示功能,是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历史老师在给学生讲解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合理运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自觉地将历史课学习所得与家乡、民族和国家的繁荣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优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黄辉.才智.2019(35)
[2]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研究[J].张煌罡.新课程(中).2016(03)
[3]高中历史教学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与应用研究[J].马俊兰.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