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以数据为核心的高品质幼儿园信息化建设

以数据为核心的高品质幼儿园信息化建设

作 者:黄 松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科幼儿园,上海 200120)

 随着20世纪计算机发明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同时,信息技术也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总而言之,信息时代已经来临。

以此为背景,在幼儿园,我们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多年来,我们围绕“新课程实施中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展开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如: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管理方式、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家园互动方式等。通过实践,教师们树立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和优化教育的理念,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幼儿园对信息化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以下,我以五个关键词来谈谈——以数据为核心的幼儿园信息化建设。
第一个关键词:“信息”说到信息我们可能会联想到文字、数字、符号、图像等等。但这些都是真的信息吗?举个例子,我们来看一张照片。(如图)老师们排队入园本身不是信息,它里面包含着在新冠疫情下幼儿园为孩子们做的各种复学准备,这才是照片所要传递的信息,而照片只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因此,我们首先要区分信息的载体和信息本身的区别,才能深刻理解“信息”的价值。
第二个关键词:“幼儿园信息化建设”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2006 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在上海,最新出台的市区两级《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了对学前信息化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的相关任务要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是教育改革发展,是助推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的必然趋势。
要推进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首先我们要衡量目前我们所处的浦东新区幼儿园信息化在什么程度?我们要预想信息化未来可能发展成什么样子?这样我们才能厘清信息化建设的路往哪里走?那么,目前在幼儿园推进信息化应用建设的现状怎样呢?
2020年5月,我们通过“问卷星”发放了“学前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问卷,共计60份。对象是浦东新区幼儿园园长、保教主任、区级骨干教师及部分一线教师。尽管问卷的样本量很小,但是分析这些问卷我们也能初步窥见目前浦东幼儿园信息化的基本现状,汇总如右上侧图:
可以看出,我们幼儿园在信息工具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管理、办公、教育教学、家园互动、教师研修、宣传等方方面面。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不是起始阶段。
当被问起目前在及时沟通中使用到何种APP时,老师们的回答是微信、QQ,钉钉、腾讯会议等。追问使用频率最多的沟通APP,答案是微信,而且原因也一致,因为熟悉,熟悉度让我们牢牢地占据在舒适圈里。这时候,有一个答案吸引了我——“麻烦!用其他软件还要一个个加好友,要是这些软件能打通数据就好了……”
第三个关键词——数据。权威人士多年前就指出:“人类正从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时代走向DT(数据处理技术Data Technology)时代”。
我认为,教育当然也要有自己的大数据。从宏观上来讲,校园精准管理以及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将通过教育大数据得以实现。从微观上来讲,运用教育大数据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和幼儿评价;精准评估教与学的绩效,实现因材施教。
第四个关键词——“高品质”,接下来我要畅想一下以数据为核心的高品质幼儿园具体有些啥。这其中有些是我们幼儿园目前正在做的,也有是我们今后想要做的方向。
第一要有内生发展的信息化管理
我们期望借助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幼儿园的管理实效。但现实的情况却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随着幼儿园数字化程度的推进,在老师们的手机中、电脑中生成了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大都处于重复、无序甚至无效状态。如何激活这些冗余数据,让数据的存储、检索更便捷,从而让数据真正发挥价值。其次,如何让幼儿园的管理组织清晰,使得管理者、教职员工开展工作的计划愿景、行动行为、结果结局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具体工作的事前计划、事中管理、事后评价形成一个动态、完整的系统过程……再次,教师的绩效考核怎样做到有理有据、又或如何能将教师从被考核者转换为管理参与者,真正体现管理的有效、高效。
在推进幼儿园数字化建设进程中,使新技术真正做到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自觉意识,进而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效率服务,我们的管理要让数据“说话”。
第二要有信息化辅助的园本课程
这是我们高科幼儿园正在做的。我园自开办以来就以幼儿故事教育为研究重点,先后开展了《幼儿故事教育的实践研究》、《幼儿故事乐课程建设的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并初步形成幼儿故事乐活动的园本特色。随着课程实施深入,我们的研究进入了瓶颈期。我们反思,如何丰富幼儿故事乐活动的内容,进一步为幼儿创设条件,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让幼儿的学习更自主?
我园是上海市学前教育信息化中心组成员单位,2019年底,我园得到了与“贝板”邂逅的机会。贝板具有安全护眼、趣味互动、数据分析支持等优点。因此我们尝试借助“贝板”为辅助,探索以信息化技术辅助推动幼儿故事乐活动,助推我园故事教育向更深层次地发展。
2020年上半年,我们成功申报了区级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贝板”支持幼儿故事乐活动的实践研究》。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来实现:1、记录幼儿在与贝板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并通过解读,让教师进一步读懂幼儿,优化教育行为等。2、如何让“贝板”带给幼儿在故事乐活动中自主的、互动的、浸润式的故事体验,拓展幼儿故事学习方式。3、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手段,实现不同教学技术的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化的素养,推进幼儿园信息化建设。
第三要有幼儿视野的信息化环境
一是要创建数据畅通的硬件环境。包括光纤接入设备以及电子数据抓取设备和其他硬件设备,我们要重点考虑设备和数据的安全性;二是要创建基于儿童视角的软件环境。在教学中选择低结构、易操作、凸显幼儿自主,便于互动数据抓取的应用软件,在校园环境中选择有趣味、能互动、凸显课程理念的场景环境。三是甄选一些物联设备,便捷的记录幼儿的生理数据,能实时监控如幼儿运动、午睡时的生理动态,在意外发生时,及时预警,最短时间内为幼儿生命安全护航。此外,借助全区统一打造的阅读室等各类活动室的项目建设,逐步推进幼儿园信息化环境建设。
第四要借助信息化提升家园共育
因为疫情,信息化的家园沟通已成为刚需。在提升家长科学育儿指导能力时,我们必须要思同步考如何提升家长的信息化素养,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如何甄别和使用信息化产品,客观评价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劣等。目前,我园尝试启用 “一起长大”家园共育平台。并以此来辅助推进我园新立项的市级家教课题《信息时代家园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我们认为,我们认为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为了信息技术而打造,而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在教育信息化视角下,借助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实践。在现阶段期望选择各种信息工具,从而一步达成幼儿园的教育智能化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推进时起码有这样的可能,那就是:以数据为核心,通过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积累各种数据,为日后的技术提升,数据打通,形成教育大数据,为创建智慧校园化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