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融合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 者:孙 妍
(江苏省宜兴市万石小学,江苏 宜兴 214212)
大
中
小
摘 要:当下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优质的均衡教育,融合教育的理念正逐渐走进每一所学校,融合教育是将特差学生或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放在同一个班级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小学数学进行融合教育时,教师除了要关注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状况,还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让其融入到全班整体的数学学习中。笔者也是一位正在进行融合教育实践研究的尝试者,目前正在参与我们学校的融合教育课题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了融合教育对小学数学的影响以及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融合教育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融合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
融合教育是指将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与普通儿童放到一起接受一体化教育的教育方式。融合教育在教育中属于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放在一起共同接受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注正常学生的则忽略了特殊学生的存在,导致特殊学生的数学越来越差,甚至成为数学的智障生。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融合教育的意义
特殊学生的思维及各项能力的发展与普通学生相比都比较缓慢。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如果难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都会使其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进行统一知识的教学时还要将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适当降低,按照“同教材、同内容、异要求”的原则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融合教育时,可以为特殊学生提供少而精的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学好基本数学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教学对象不同设置的教学目标也要有所不同,对不同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利用差异性教学使每个学生得以个性化发展。实施融合教育不但要考虑教学内容是否合适,还要关注特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差异化教学。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同班级学生相比相差较大,在书写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不如普通学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融合教育有利于特殊学生稳定学习情绪的保持,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数学教学时经常采用互助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互助小组内的学生乐于帮助特殊学生,有利于互帮互助学习氛围的形成。为了照顾特殊学生,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会有意识地为特殊学生创造学习空间,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并对他们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融合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
由于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智力不同,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他们智力差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要适当降低对特殊学生的要求。对普通学生要求接受的知识数量大且容量大。而对特殊学生则要减少容量。普通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难度要更大一些,而特殊学生则要求人掌握容易的知识即可。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普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对特殊儿童则要注重学生基于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在进行4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要求普通学生能够正确数出数量为4的物体的个数,同时要求学生会读会写4。而对特殊儿童则要求他们会读会写4外,还要求他们能够数出数量为4的物体的个数,会比较4以内的数的大小,以培养他们的读写能力和简单的操作能力。
(二)同一原则下的不同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坚持多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原则,利用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同一数学问题,面对两种不同的儿童可以使用不同的设问方式。同一问题教师可以将复杂的问题拆分成几个简单的问题,让特殊儿童回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利用问题解答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在简单的问题讨论中形成知识和能力。对普通学生要求他们能够讲述知识的形成和产生。如比较3和4哪个大,这个问题对普通学生来说非常简单,教师可要求他们将其准确表达出来即可。而对特殊儿童回答起来则有些困难。教师可将这一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题,引导学生参照实物演示回答问题。如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方木块教具,然后让学生回答左边有几个木块,右边有几个木块。右边比左边多几个木块。学生通过观察可得出答案。
(三)合并教学分开辅导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复习导入环节的提问要求普通学生全部解答,而对特殊学生则要求他们复述知识的记忆和演示即可。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时,面对学生的不同要提出不同的要求。普通学生能够较快接受新知识,具有难度的知识则不易掌握。而特殊学生接受能力差,一些比较容易的知识接受起来也比较慢。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为特殊学生设计一些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只有他们能够回答出来,就要及时鼓励表扬他们。此外,教师在教学时还要多为特殊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降低学习的难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了解知识的形成。如在进行4比3大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将学生分为几组,将特殊学生分到小组中,让他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帮助特殊学生,使他们快速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四)相同内容不同评价
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时可利用不同的试题进行不同的评价。为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设置不同的检测题。在设置检测题时,给特殊学生的检测题数量要适当,难易结合,对其进行分步计分。教师在舍得为特殊学生加分,即使错也要舍得。
结语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好融合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爱心,关心感化学生,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在学习中收获知识,激发潜能,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罗艳.浅析小学数学随班就读教学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9):804.
[2]郭建玲.探讨小学随班就读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J].文渊(中学版),2020,(1):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