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
作 者:普巴泽仁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中学 627150)
大
中
小
摘 要: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改基本要求,是衡量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一把“标尺”。本文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切入,例题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核心素养
前言
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精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多首文质兼美的古诗词,其语言凝练内敛,意境深邃幽美,不仅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思想、陶冶性情、提升修为,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核心素养作为近几年新兴的教育方式为人所关注,通过核心素养让学生最终获得的较为稳定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养。诗词语言精美学生经常品读古诗词的语言,理解其中的格律与平仄,认同到内化为自我修为,正是提升核心素养所要达到的目的。
一、融入意境,培养鉴赏能力
古诗词囊括了丰富的文学典故、历史背景、文学理念以及文学修养,也涵盖著丰富的情感、价值观念以及思想伦理精神等内容。倘若初中语文仅仅以死记硬背的模式教授学生古诗词,便无法使学生养成较高的文学素养,导致语文教学的工作量庞杂,且更容易引起学生反感。语文教师可以考虑通过情景分析或者意境塑造的途径,再现古诗词表现的意境美,使学生直接感悟这种情景与意境,体验其中的文化历史背景与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美学鉴赏水平的提高。
以《行路难》为例,李白受小人谗言被唐玄宗免大翰林官职,于是愤然离开京城长安时所写。光明磊落却受小人陷害,才华横溢却无人赏识,作者心中的愤慨会对学生的内心产生触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学习作者面对困境的永不放弃乐观主义精神。并思考当下自己的生活,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要积极解决。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对待。在诗词中发掘蕴含的深刻道理,人生漫漫,有失有得,学会读诗,更学会做人。在诗词中提升自身文学水平与素养。
二、引发想象,锻炼学生思维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引导学生辩证审视文学作品的意识。联想和想象能够加强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了解,增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画面感。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引发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理清古诗词的脉络,在体会诗词含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例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词教学中,可以出示杜甫草堂的图片,为学生介绍古诗的背景,了解作者艰难的处境。接着可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联想和想象,试着描述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下着瓢转沉塘坳。”的画面,再想象“俄顷风定云墨色……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画面,使学生对古诗词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最后体会最后一段的内容,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推己及人的美德。这样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能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
三、强化诵读,领会诗词美感
俗语有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也会吟。”诵读是古诗词学习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不可或缺的方式。倘若将诵读换成默读,那么诗词的美感荡然无存,学生也无法快速走进诗词已经,更无法深刻感受诗词的节奏美、文字美、意境美、内涵美,自然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所以,我认为古诗词教学离不开诵读。古诗词诵读是多个器官协调运动的过程,在诵读中学生还能够反复揣摩,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学好古诗词,可指名学生引吭朗诵古诗词,体会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美。如,学生诵读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浅显通俗的比喻,写出作者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情感。又如,在诵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满地白霜、羌笛声碎,人难入睡,体会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忧思忧国的情感。通过诗词诵读学生逐步体会到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美,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
四、品读诗情,传承与发扬优秀文化
古诗词乃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加强古诗词教学也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古诗词教学,唤醒学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意识。具体而言,重点带着学生品读诗情,在文化传承与理解层面提升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描绘了重阳佳节赏菊饮酒的景象,并寓情于景,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抒发对丈夫的牵挂以及个人的孤单落寞,以黄花来比喻人的消瘦是本诗点睛之笔。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首先描写了茅屋破落的境况,紧接着天公不作美,又遭遇暴风雨。飘零半生的诗人结合自身遭遇的磨难挫折,进一步想到国家发生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由此推己及人,升华苦难,思绪万千,感慨良多。诗中所蕴含的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心系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博大胸怀都值得中学生认真领悟和学习。古诗词中的情感之美蕴育着深厚的优秀文化,对古诗词抒发情感的研读有利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确立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在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情感之美,通过品读诗情,传承与发扬古诗词蕴含的优秀文化,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总言之,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古诗词教学,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职责。在核心素养理念倡导下,我们应多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多引导学生鉴赏品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获得思维能力发展,思想启发,在古诗词的熏陶下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守英.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 矫艳.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