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复习的应用尝试
作 者:陈宣斌
(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浙江 325800)
大
中
小
摘 要:目前小学科学的复习方法很多,但是传统的复习方法内容繁多,负担过重,且很难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效率。而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都可以使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清晰。并且,思维导图主题明确,利于发散思维,层次分明,使用图形,便于联想和记忆。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复习,可以替代传统的复习方式,从而达到减轻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科学;复习
在目前小学科学的复习中,传统的复习方法负担过重,且很难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效率。高效而轻松的复习现已成为老师们寻求的目标。同时作为一名学生,思维的灵活度、独到性、深刻性和广阔性需要持续提升。一个真正聪明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生就是如此培养出来的。思维导图在达到"和谐高效"的复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的复习方式及其问题
(一)复习方式单一,增加学生负担
当前小学科学复习所采用的普遍方法是:(1)整理知识,背诵记忆。教师把重要的科学知识点整理出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背诵记忆。这种方式不仅适应不了现在"注重课堂过程,注重探究核心"的考察方向,更甚者失去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兴趣。(2)猜题应试,题海战术。题海战术是目前所有学科复习所使用的通用招数,如果每门学科都采用这种方式,会大大的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
(二)缺乏知识建构,限制思维发展
传统的复习方式一般罗列的知识点是零散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很少。学生答题时脑海中搜寻知识时没有方向。同时传统的复习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在一遍又一遍的记忆中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重形而不重义,掌握知识肤浅
在分析测试结果中发现,对于做过的题目稍作改动,学生就会做错。学生对于这个知识只是靠记忆来记住它是什么,而没有去理解它是怎么来的;只会做做过的题目,而稍作调整就不会作答。都是传统的复习方式带来的弊端。
(四)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复习工具
现在的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缺乏复习的工具。现在的学生没有了练习和提纲之后不知道怎么复习,对如何复习感到迷茫。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被动的学习不仅仅会带来越学越差的恶性循环,同时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慢慢丢失。
二、思维导图融入复习的可行性
(一)思维导图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思维导图是英国人东尼o博赞创造的笔记方法。在他看来,人类大脑最为自然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思维导图,属于具备放射性思考的,能够图形化的思维工具。这是开启人类大脑潜力的方法。具备知识网络的特性,同时也具备陈述性特点,是很好的工具,能够出现过度思维,是很好的组织程序。
(二)思维导图对科学知识建构的联系
小学课程的探究性很强,传统学习方法讲究知识传授。探究学习有"拨乱反正"的作用。然而也面临着新问题:(1)学生在课堂对动手活动非常重视,然而对于思维活动却有所忽视;(2)老师教学时,十分关注培养学生的探究力,然而对于构建科学概念却有所忽视。所以,能够使用这个问题变得简单的就是思维导图,它能够运用一张纸简单地描述下来,帮助我们脱离繁杂,理清思路,引发联系,找到本质,看清根源。
三、思维导图在科学复习时的策略应用
"灌输式"复习方法,是大部分老师经常运用的课程复习方法,主要模式为:
然而,学生的需求不同,此模式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导致效果很差。 有了一定基础的思维导图概念后,我们在课堂复习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复习,取得的效果很是不错。基于无数次的实验,本人概括了一套"思维导图"复习方法,主要有五个步骤:
复习作业经过上述几个程序后,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加了复习课的味道,同时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份复习工具,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自主复习。这都是以往的传统的复习方式所达不到的。
四、复习时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的价值
在复习时运用思维导图模式,作为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回归的手段,借此来提升复习效率、促进有效复习具有以下几个意义:
(一)学会知识建构,提升思维品质
在表达知识结构时,思维导图采取直观形象方法,对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在复习时完成知识体系构建作用明显,可以用来有效地评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实现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系统性、流畅性和深刻性。
(二)提供复习工具,体现学生主体
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人才,要在复习中学会思维导图方法,使学生做到知道如何学习。思维导图在复习中提供学生以一种可以自主复习的新思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减少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利用思维导图复习,是一种轻松而有效率的方法。思维导图应用连线、图形和关键词,把每个课程、单元及至一本书和课程进行整理、梳理和压缩,形成有序的由关键信息组成的图,只有核心内容。不但提升了复习功课效率,更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图作舟"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复习方法,在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不过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科学的复习任重而道远,是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积累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这种方法,也希望更多的老师愿意在教学中尝试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39-58.
[2]方国群.学海无涯"图"作舟——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中的尝试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5(12):41-42.
[3]张鸿军;王燕.思维导图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方面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
[4]肖俊.思维导图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4(6):2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