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巧借历史地图彰显初中历史课堂底蕴
作 者:莫俊波
(海南省屯昌县思源实验学校,海南 屯昌 5716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关注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创新初中历史课堂,重视历史地图的应用。借助历史地图,彰显历史学科的底蕴,突出学科特色,有助于当代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 关键词:初中历史;地图;能力;知识;思维
前言
历史学科,是文化传承的重点所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利用历史地图,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帮助学生以直观和简洁的方式更加轻松地理解历史知识。有利于历史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促进学生针对历史事件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
一、利用历史地图,掌握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是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促进历史地图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教师关注历史地图在历史知识传授和理解中的意义。当代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仍需激发,才能产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才能有更多新的想法,新的方式。利用历史地图开展教学,能够让学生以更加新颖和科学的方式看到历史事件的相关依据,以更形象的方式学习历史知识。
历史地图在历史考试中经常出现,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历史地图,记忆历史地图。通过历史地图,辨别出对应的朝代,或明确历史地图的历史事件主题。像商鞅变法与战国形式图之间的关系,容易在考试中遇到。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借助地图考察地理位置方位或朝代疆域。给学生展示图,让学生把握关键词商鞅变法,唤醒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国的记忆,辨别地理方向,找到正确的地理位置。除了课堂中的考察,教师可以将战国形势图应用到商鞅变法讲解的导入环节。先引导学生观察战国形势图,看到其中重要的名称,像邯郸、长平、咸阳等。重要的标记,像长城的标记,重要站位的标记和匈奴南下的标记。用多样化的标记和重要的地理位置,引出战国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关注秦国的商鞅变法,让历史知识的引出和传授更有层次感和逻辑性。
二、利用历史地图,强化历史思维
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效果优化的重要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历史地图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紧密在一起。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历史地图,结合历史地图做出正确的判断。初中历史课本中的地图资源较为丰富,不忽视这些地图,用这些地图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世界,有助于学生个人历史疑惑的解决。
像在讲解"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地图。借助历史地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认知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学习张骞勇于冒险的精神,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图。并引用史学家的一句名言,"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引导学生观察张谦这位冒险家、外交家、战将出使西域的路线图,促进学生自主观察,并分享他们能够看到的一切信息。将学生所分享出的信息汇总出来,便能够编织出有关于张骞出使西域的知识网络。结合此网络存在的漏洞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个人思维的完善和地图分析解读能力的提高。
三、利用历史地图,科学评价史实
科学评价历史史实,是学生个人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用历史地图彰显历史课堂底蕴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大量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懂得利用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历史。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科学、客观且个性化的评价。学生能够针对历史事实给予出科学、客观的评价,便意味着学生理解了其中所蕴含的历史逻辑和文化道理。
像在讲解"盛唐气象"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利用课本内容揭开盛唐时期的盛唐气象,其中包括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这四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知道少数民族吐蕃生活的地区,知道长安的地理位置和长安城的布局。通过地图资料和文字资料,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了解唐朝著名诗人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在讲解长安城布局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唐朝长安城的平面图。让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唐朝都城长安的布局特点。了解长安城布局规整,是市和坊分开,即贸易区和商业区分开的特点,了解唐朝经济繁荣的原因之一。
四、利用历史地图,推进跨学科学习
历史学科具有丰富的底蕴,在于其不止记录着人们的活动过程,还在各个方面传递着观念、精神、文化等多种要素。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历史地图,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将历史地图与学生所了解的各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利用其他学科的帮助,促进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事件具有全方位认知,能够将历史现象和当代社会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注重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实现跨学科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提升个人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认识到其他学科的价值,像语文、地理、政治学科内容都与历史学科关系密切。
像在讲解"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进程以及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标志、阵地、旗帜。通过地图,展示丰富的内容,促进学生联想新文化运动与现实生活哪些活动形式相似,目的相同。也可以利用民主和科学这样的口号,引导学生思考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将政治学科的内容引入到历史课堂中来。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升能力,形成历史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用历史地图这一特殊的教学资源,降低教学难度,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的整体脉络,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灵活、科学地使用历史地图,是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贾方坤.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63.
[2]韩凯.浅谈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人文之友,2018,(15):254.
[3]李万洪.初中课堂历史地图的教学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0):96.
[4]戴明智.浅论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中旬,2018,(7):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