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拓展文本,延伸精彩
作 者:卢桂华
(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山东 青岛 2663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创新内涵越来越多。拓展文本,延伸精彩,加强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力度,促进阅读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当代初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能力;拓展;课外
前言
所谓深度阅读,是不同于传统阅读模式的全新学习手段。轻松简单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成娱乐目标。但深度阅读,对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知识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广度的延伸,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关注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落实,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思维、阅读方法越来越多元化。
一、建立科学教学目标,加强深度阅读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阅读深度有直接影响。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利用统一的目标,要求所有学生。统一且平均化的阅读学习目标,对于部分学生来讲容易实现,对于部分学生来讲难以实现,只适用于处于班级中等水平的学生。要促进深度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去设置不同的阅读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阅读文章充分互动,深入感知,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所能完成的最高目标。用这样的方式给予学生必要的阅读学习挑战,激起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和阅读学习主动性。
像在讲解《雨的四季》这一课时,教师通常会设立“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画面美。学会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分析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体会作者对雨寄托的思想情感”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要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活动,教师要关注阅读文章内涵的开发。无论是结构内涵,还是内容内涵,都需要学生在主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要使其完成深度阅读学习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学习目标。尝试在阅读过程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分析其描写的方法或语言使用特点,找到阅读文章表达方式与个人写作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对于能力中等或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引导他们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理清文章的思路,感知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深入到重点语句和优美语言的品味中,了解文章所表现的美的各个方面。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有助于学生突破传统阅读思维的限制,向更深处探索。
二、转变课堂教学活动,加强深度阅读
第一,借助认知冲突,促进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阅读思维,他们对于阅读文本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和个性化阅读体会,会促进课堂中思维冲突的产生。这些思维冲突,会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加活跃,也可能让学生产生困惑之感。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些思维冲突去思考,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思辨思维。积极与文本互动,与阅读伙伴互动,与教师互动,以多边互动的方式让阅读活动得以延伸,促进更多精彩内容的呈现。
在学习《金色花》这篇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体会童真童趣,感受人间挚爱真情。通过阅读文章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建立健康且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诗歌,是初中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在《金色花》这首诗歌欣赏和学习过程中,关于诗歌中孩子和母亲的人物形象特点,学生有不同的认知。作者利用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表达母子之间纯真的爱意。但有的学生会提出这样的表达内容过腻,并不符合现实情况。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样的情境很唯美,是对母子之情的文学化提炼。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互动。通过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独特的理解,让诗歌的主题得以升华,也促进学生在冲突中解决问题,深入思考。
第二,通过角色沉浸促进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沉浸到角色之中。通过与文本互动的方式,与其中的角色置换身份。从读者的角度理解文本,也要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去体验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当学生能够沉浸在角色之中,他们便会变换角度去思考,获得更全面的阅读认知和更丰富的阅读学习体验。用这样的方式,促进深度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度体验。
同样在讲解《金色花》这一诗歌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为其中的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去仰望母亲,体会母子真情。也可以让他们沉浸到母亲的角色中,站在母亲的角度俯视一个孩子对自己的依赖,从而产生更加爱护孩子的心理。用这样的方式促进深度阅读,解决学生的思维认知问题,能够让阅读教学效果更好。
三、开放课堂教学内容,加强深度阅读
拓展文本,延伸精彩,需要教师关注阅读教学内容的拓展。当代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内容,不应当仅限于教材中的课文。将更多的课外资源引入到课堂中,让内容逐渐开放起来,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广泛化发展,也能加强深度阅读。
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要完成高深度的阅读教学任务,较为困难。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给学生选择具有深度的阅读材料。促进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与具有深度的观点互动,便能实现深度阅读目标。选择内容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帮助。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出于名家之手,具有较强的阅读价值。在选择课外阅读内容时,也应当推荐名家名篇。像《朝花夕拾》、《名人传》、《水浒传》,这些都是初中学生的必读课外资源。加之学生的阅读环境不同,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自选篇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深度阅读需求,促进阅读学习精彩四溢。
结语
综上所述,在落实深度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师生都会在阅读观念和行为上有较大改变。借助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文字基础,有助于其语文学科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巧彬.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3):241.
[2]茅峻青.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艺术,2019,(3):23.
[3]肖东志.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19,(3):35-36.
[4]范述碧.初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教学研究[J].文存阅刊,2018,(1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