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互联网+”下高中生物学“智慧课堂”的探索
作 者:曾 伟
(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中学,湖南 娄底 417000)
大
中
小
摘 要: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课程改革全面深入的今天,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打造智慧课堂能够提升生物学科教学质量,也能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现代化。积极开发智慧课堂的有效打造方式,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学带来巨大改变。 关键词:高中生物;智慧;互联网;互动
前言
高中生物学科致力于扩大学生的生物知识面与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将智慧课堂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借用互联网+环境带给学生全新的生物学习体验,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能够让学生接触更加丰富的生物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促进生物课堂与学生的智慧化。
一、借助智慧课堂,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生物意识,促进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才能让智慧课堂的打造为学生课堂学习身份的转变而服务。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相对较难,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复杂。要提升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是一个较为艰巨的教学任务。在智慧课堂模式的支持下,教师利用互联网+环境以及各类硬件、软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理出生物学习的思路。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在智慧课堂中学生能够更好的锻炼个人思考能力,以轻松学习的状态来弥补传统学习中的漏洞。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因为智慧课堂而逐渐减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和学习方法上。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障碍,不能正确的了解生物现象本质。在智慧课堂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着重关注生物问题的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线上的学习资源应用和线下的互动开展,能够给当代高中学生留出更多的学习与思考空间。
像在讲解“细胞的增殖”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无丝分裂方式的过程和特点。而教学的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细胞分裂期间的主要生理活动,细胞分裂期前期、中期的特点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针对细胞的增殖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微课资源完成自主学习。获取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生物概念和知识,对即将要接触到的生物现象有初步认知。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前利用有效的时间充分思考,了解自己在这一节学习内容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现有质疑,促进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有更好的互动。
二、借助智慧课堂,完善生物教学过程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去整合教学过程。创新课堂结构,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智能化,使智慧课堂得以有效建立。教师要在课前完成准确的教学预测,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才能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高效。互联网+环境,给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种选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前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给学生录制个性化的教学短视频,上传到一个网络公共平台或微信学习资源分享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
像在讲解“人类遗传病”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文本阅读能力、资料查阅能力、搜集资料、信息整理及观察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能够在实现活动中做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了解人类遗传病的检测方法和预防方法,关注人类基因组织计划以及其工作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环境,给学生展示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近一个世纪以来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以及逐渐现代化的遗传病监测和预防方法。通过生物课堂的学习,了解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世界医疗事业的进步,建立正确的人类遗传病理念。
做好目标的建立、基础信息的传递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人类遗传病的调查活动,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利用课堂中的网络环境和计算机设备或平板设备。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有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数据,发展历史、史实等内容。促进学生找到一定的规律或依据,将所获得的信息整合起来,以最高效的方式表达给读者,培养学生的信息整理和分析归纳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学内容更丰富,方法更灵活。学生可以与教师、网络环境、计算机设备、文本内容等不同的事物互动,课堂活力更强。
三、借助智慧课堂,加强生物情境打造
在智慧课堂的打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的创设,将课本中的文字知识转变成为情境要素。让学生在情境中接触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能够降低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难度。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很多。计算机设备上的图片、视频、声音资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传递到学生的每一台计算机或每一个平板设备上。教师与学生同操作、同观看,同时进入情境,共同探究生物现象,了解生物知识,有助于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变。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要选择具有情境创设需求的内容,在智慧课堂中营造良好的生物学习氛围。
像在学习“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宏观与微观生物情景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细胞生活的环境的微观视频,让学生戴上耳机,看着屏幕上的视频内容进入到细胞所生活的环境中去。教师借助耳机的声音传播功能,给学生加以细致的讲解。在需要突出生物知识时,可选择暂停。利用这样的方式,在智慧课堂中让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关注知识,感受与理解生物知识,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学科难度不小,但在智慧课堂的帮助下,能够大量节省人力、物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智慧课堂打造方式的更新和互联网+技术特征的应用,促进现代化技术与学生个人学习效率提高相结合,才能实现互联网+环境下打造智慧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梅.互联网+下高中生物学智慧课堂的浅谈[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9,8(3):51.
[2]况余江.互联网+智慧课堂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分析[J].神州,2018,(30):77,79.
[3]高承平.探究"互联网+教育"时代下的高中生物智慧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9,(30):75-76.
[4]朱双青.互联网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智能化探寻[J].南北桥,2018,(18):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