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愈加完善。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众多问题。本文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一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务管理方法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持续发展着,事业单位也因此发生了一些转变,其中的财务管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要想使事业单位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需要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 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旧会计制度衔接不当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与旧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着差异,两者在替换时容易出现问题,从而造成无效衔接。在传统会计制度实施的时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处理完,比如在应用传统跨级制度时,财务管理人员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来整理记录账目,因此留下了很多模糊不清的数据。于是在新的会计制度实施后,没有整理好的账目和原来整理好的账目之间出现了断层,再加上模糊不清的数据不利于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处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受到了阻碍。
(二)缺乏资金管理方案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缺乏资金管理方案的问题。事业单位的资金没有一个详细的管理方案,会导致很多流动资金不过账,从而出现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同时,支出不过账目会使得财务报表中的账目与实际资产不符。因为没有准确的资金管理方案,在一个项目需要投资时,没有通过准确的预算,就会接下该任务,这就极易导致财务方面出现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同时,闲置的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不能产生效益。
(三)缺乏财务预测和控制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财务预测和控制缺乏的问题。财务预算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但是,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很多事业单位对预算不重视,在进行资金投入时缺少财务预测和控制。这样,大大增加了事业单位资金投入的风险,容易在预算上出现问题。比如有些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的制定时,没有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因此,在进行资金投入时,容易产生资金的不合理使用,从而对整个项目造成不良的影响。以至于到最后,资金的实际投入预算大大不符,而财务管理人员又没有预算控制方案,造成了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财务工作人员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由于社会的进步,财务管理理论的更新完善以及财务管理模式的变化,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了。但是在实际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人员甚至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同时,他们的信息化意识较低,不能够及时掌握新兴的财务管理技巧,更不能全面把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因此,在实际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员工不配合新会计制度下有关人员的工作,造成财务管理衔接出错,进而导致事业单位的损失。甚至于一些道德素质低下和缺乏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单位内滋生一些不良的风气,给事业单位留下了不好的名声[1]。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制定合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方向的引导。财务管理制度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要科学详尽,能够让其他工作人员一目了然。汲取以往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的精华成分,去除糟粕,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进,使得财务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完善。在新事业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内部核算制度的修订。以确保内部资金支收有账可寻,且是正确有效的。同时,对于单位各项资金的流动要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二)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办法
预算的制定、执行、监督与考核等都是预算管理工作的环节,它贯穿了整个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要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办法,就要实行零基预算。要做好统筹兼顾,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要将所有的细节都考虑进去,将支出和收入做好记录在册。除此以外,还要对账目进一步细化,在资金的分配和支出上要做好规划,对每个部门的资金拨放要有明确的规定,避免资金被部门挪作他用。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要将预算风险也考虑到位,事先将预备方案准备好,以减少资金的流失。
(三)完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可以完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部门的绩效两者联系起来[2]。绩效考核的方式可以激励财务管理人员,以增加他们工作的热情,同时,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也能起到监督作用。在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执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协助,以确保其落到实处。在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在总体上进行绩效考核,在细化到每一环节,这样才能更加精确,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而对于那些违纪违法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事业单位要依据考核情况给予处罚,提高绩效考核的威信。
(四)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要有一定的提高,在进行工作人员挑选时,要着重关注那些专业知识先进且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事业单位对于已就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要组织阶段性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事业单位要提倡终身学习和时代精神,以促使财务管理人员关注时事,不断提升自我,将专业知识与现代社会实际相结合。对于那些囿于传统观念知识的工作人员,要统一组织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意识到新制度的优势,开拓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对于那些道德素质低下,知法犯法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要给予恰当的惩罚,应开除就开除,不能让其损坏了事业单位的名声。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是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加强和改善财务管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制定合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办法、完善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及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都是能够有效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淑艳,郑峰斌.关于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思考[J].经济师.2017(01):25—26.
[2]胡永红.改革和完善教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