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

作 者:冯冠群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中心小学,广西 贺州 542829)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实践和创新的角度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提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改革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从实践出发,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
一、及时更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当中,教师教学的重点往往是紧跟考试考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也是紧紧围绕应试能力培养展开。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教材中的文章更多是一种知识的载体,教师习惯将教材文章进行“拆解”“分割”,以便于展开知识点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将学生放在了教学活动的被动地位,教学侧重在于学生知识记忆程度而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动地位。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要更加重视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不是关注与教学活动环节的完成;在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避免“灌输式”教育,而是要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留出更多能够发挥自身才智和潜力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的学习。例如在教学《黄果树瀑布》这一课的时候,教师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学生对于文章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大自然景色的美妙,还可以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经历,让学生们进行联想和想象,一起讨论和探究更多的“大自然的美景”。在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当中,教师应该适当减少对于生字词的解读和背诵,而是要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朗读,通过不断地、有感情地朗读,产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才更加能够突出学生的主动地位,让学生自己把握学习的细节和内容,一方面更加迎合学生的学习偏好,另一方面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对于发挥语文熏陶情操的作用大有裨益。
二、充分整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高效整合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丰富和延伸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强化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实现课本知识和生活常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生活体验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情感和思想的共鸣,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和习惯。例如在教学《草原》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文章描绘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感受蒙古草原上人们的生活常态,结合学生平时的旅游经历,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于草原中自由驰骋的向往。这样的教学整合课堂内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优美的景色欣赏氛围中,感受文章的文学之美,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整合了更多教育资源的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见到更多的自然美景,让学生跟随文章的阅读重新审视自己周围的生活景色,学会观察和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同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章中对于蒙古的描写,更加能够体会作者写作的心境和文章字里行间对于小兴安岭的喜爱和赞美。
三、积极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发挥阅读教学的效果,实现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并且,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的不断改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理念的变革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不断调整和创新教学方法,将课程改革的精神逐渐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当中,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具体的工作当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借鉴当下比较流行的创新教学模式如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创新,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所讲授课文的内容,通过相关的视频或者动画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体验之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布置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和探究。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肯定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思维方式,并进行有效的拓展教学和深入教学。当然学生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也要注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能够真正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现状。因此教师在创新的时候,应该始终秉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个人的学习状态和发展需求放在首位,从而更好地实现创新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目的,更好地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整体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进行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创新,首先要求教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其次就是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更多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再有就是要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创新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氛围,实现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莹莹.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28.
[2]周光豹.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128.
[3]杨家俊.探究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