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备注: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研究》课题批准号为CJKG 20180197
摘 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化是国家、民族的血脉,还体现在帮助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方面。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如何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还要让学生学会把民族的文化融入到促进自身个性特长发展的规划中。本篇文章论述了弘扬民族文化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分享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弘扬民族文化,达到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目的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文化;个性特长;促进发展
引言
中国的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我们熟知的儒家文化来说,从古至今,无论是从整个国家的治理,还是家庭之间的尊老爱幼,儒家文化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想而知,民族文化有多么重要。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利用好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学校里,由于学生的思想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不一样,因此有些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首先要做到让学生的思想统一,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信念,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利用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做到自身的个性特长发展。
1、弘扬民族文化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有着优秀的文化底蕴,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血脉,是根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历史带来的财富和精神是不可估量的,未来的更好发展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我国的书法、诗词、圣人的智慧等等优秀传统文化,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结合着时代特色、教育发展需求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引进到课堂的教学中。这种方式既做到了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让学生不忘历史的财富,将传统文化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行了优质的传承,促进自身的个性特长发展。
1.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以娱乐、学习的心态及态度去学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放下心理压力去探索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学习的效果也比较高效。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色和底蕴来说,传统文化本身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学习难度并不大。通过日常的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全面的诠释给学生,学生不断地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熏染,逐渐地接受和真正地意识到民族文化给他们带来的财富和荣誉感。而且学生在学习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接受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深厚,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鉴赏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1.2 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爱国情怀
学校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课程的分类,学生逐渐地走入课堂中,能够充分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将弘扬民族文化与小学教学联系起来,使得学生有机会发展个性特长,学生可以自主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想要上的课程。从长远来看,小学生能够有自己选择的机会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是有益的,能够提早让他们了解到做决定的重要性,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传统文化教育是从最初的起点让学生接触中华文化的积淀,从小教育他们学习优秀的中国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进而把中国的优良品质传播到他们的内心。正确的教育目标和计划也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仅有《二十四孝》,更有许多爱国名人、将士,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精神值得未来的花朵去纪念和学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记自己的祖国。要培养以热爱国家、自强不息等优良品质的学生为目标,全方位地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韵味。
2、如何更好地利用弘扬民族文化,达到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目的的建议。
2.1 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兴趣
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家庭教育的观念是不同的,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学校首先要做到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时间,把学生的真正受益放到第一位。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兴趣就是指把学生的感受放到教学内容的考虑范围之内,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而是尊重学生自身的个性。在教学课程安排的过程中引进传统文化课程依旧要实施个性化教育。学生有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需要,学校不要事先安排好学生的学习课程,而是给学生自己选择的机会,并告诉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学生的选择和决定是可信的,一旦他们选择了,并且逐渐地培养出更多的兴趣,而这些兴趣也能够带领和驱动他们学习非传统文化的课程。从深层的方面来探讨,学生能够利用这些兴趣开始进一步的创造和发展,他们的自主地位和学习精神得到了尊重,那么更多的学习活动也能够因此开展和进行,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也是可观的。
2.2 从传统文化中鼓励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教育
传统文化课程中少不了儒家文化课程和优良品质课程的开设,从这些文化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意识,同时告诉他们要有自身的教育要求和自我约束能力。教师要多给予学生信心去相信成功和打造成功,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地为学生设置去实现成功和自我价值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当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就会进行多次的尝试和新的探索,把学习中的负担逐渐地转化为动力,学生对自我价值的判定也会多些,在探索的道路上把握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够体验到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到抵制外界诱惑和加强自身的意志力的意义。教师可以在平常的活动中多加疏导和培训。
3、结束语
弘扬民族文化和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两者之间也有很大的联系,学校要看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且要在实验中掌握灵活运用的方法。通过引进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的血脉,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要从传统文化的丰富宝藏中找到提高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石明春.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中引进传统文化[J].2014(17):56.
[2]王海娟.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2016(2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