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逐渐深入实施,幼儿园课程教学逐渐向游戏化过渡,此时,班级公约的有效建立就变得尤为重要。班级公约既是幼儿园教师进行班风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全班师生塑造自身形象的良好工具。因此,幼儿园教师就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对班级公约进行上整体设计和有效引导,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对班级公约的含义进行了简要概述,为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有效建立班级公约提出了几项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公约
目前,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班级课程的活跃性有了很好地提升。但是,同时带来的问题也很多,较为严重的就是多数教师很难把控学生的个性化程度,造成学生“活泼有余,无视纪律”。班级公约是幼儿园教师管理班级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策略,对于帮助幼儿明确行为方向、规范言行准则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班主任就要充分注意对班级公约的有效建立。
一、班级公约的涵义
(一)班级公约的含义
目前,对于班级公约的含义,许多教师都还不够明确。在很多幼儿教师看来,班级公约就是用来管理学生、让学生听话的制度。它由一条条的规矩组成,就像是罩在高压锅上的锅盖,让班级成为一个密不透气的容器,从而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约束、维护班级秩序。其实,这种观点是很狭隘的,这种约束作用只是其作用之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班级公约,就像是班级这条河流的岸,不但起着约束和引导的作用,最重要的应该是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个性品质,进而促进学生全身心的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制定班级公约时,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使所指定的班级公约得到幼儿的认可和遵守,进而建立有效的班级公约。
(二)班级公约的特点
目前,基于幼儿园学生的特点,再结合幼儿园教师们的实践探索,归纳出了以下几条班级公约的特点:
第一,班级公约的建立要结合幼儿园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与传统的班级制度不同,班级公约应该是以班为本的,是基于班级实际的,其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班级管理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班级公约的建立要充分考虑本班在学习、课堂秩序、班风以及师生关系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然后以此作为参考建立与班级相适应的公约和对策。
第二,班级公约的建立要充分讲究民主。其建立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教师要做到广泛征求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相关教师的意见;其次,在制订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分析,这期间也要有学生、家长以及相关教师的参与;最后,在班级公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家长以及相关教师也都参与到其中来,既要遵守也要监督。
第三,所制定的班级公约是动态变化的。主要就是指,所制定的班级公约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班级的动态变化二及时作出相应的动态调整。换而言之,班主任要经常性地对班级实际进行评估,分析当下班级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使之始终与班级实际相符合。
二、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公约有效建立的对策
(一)情感引导,使班级公约成为幼儿的内在需要
一般情况下,幼儿教师制定班级公约主要有两大目的:第一,就是维持班级的秩序,第二,就是更好的保障个人自由。但是,若是教师一味地将班级公约看作管理班级的武器,就有可能遭到学生的反感和抵抗。因此,教师在制定和实施班级公约的过程中首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到班级公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例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试着不制订班级公约,将班级公约视作班级文化的一部分,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先采用“情治”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等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都相互了解后,教师在根据班级中日常所出现的问题,结合其他相关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制定有效的班级公约。教师在制定班级公约时先对幼儿进行情感引导,使班级公约成为幼儿的内在需要,在制定相关措施联合大家共同遵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二)操作简明,让公约内容更鲜明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对班级公约的制定是为了幼儿更好的发展。众所周知,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因此,在班级公约的建立过程中,为了幼儿更好的遵守的行为准则,幼儿教师所制定的班级公约就要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易于操作等特点。操作简明的班级公约才能便于幼儿记忆和消化,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落实。例如,在“课前准备”这条公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其中“下课之后,在桌角放好下节课的书本”这句话就非常简洁,其操作也容易,学生一看就懂,操作起来也更加方便。幼儿班级中制定班级公约内容具有清晰的动作性指令,正符合幼儿直观性强的年龄特征,为学生更好的维护和遵守打下基础。
(三)加强反思,有效完善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制定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班级公约确定之后,教师还要进行积极地观察与反思。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时刻观察学生对公约遵守的情况和班级中新出现的问题,强化实施与监控环节,有效完善班级公约。例如,教师可以在每个月月底,与全班同学进行公约履行情况的总结。在总结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自己对公约的履行情况,再对自己所不满意或认为应该改进的地方提出建议,并且,教师还要对遵守公约或有明显进步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以促进班级公约的更好实施和完善。
总而言之,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的个性发展得到了很好的促进。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把握不当,也会出现班级管理混乱现象。因此,幼儿园教师就要增强自身素质,结合不同班级的不同情况与学生、家长和其他相关教师制定并遵守班级公约。与此同时,幼儿园教师还要尝试积极地分解和细化,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与跟进,让班级公约成为幼儿道德素养和基本习惯的养成有力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维审.班级公约的建立与执行[J].教学与管理,2014(12).
[2]朱洪秋.民主平等的班级法治价值观及其意义价值[J].中小学德育,2017(10).
[3]王家云.班级管理优化与良好班级文化培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