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 者:王 涧 (武汉市硚口区井冈山小学,湖北 430000)

 摘   要:采用创新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很好的发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设置相关的情景模式,然后经过学习软件把书本上的内容更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根据教材上的知识可以进行不断的创新设计,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创新培养
其实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具有某种才能,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才能都没有很好的被发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大多都不重视。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说所有的重点就不是书面成绩了,这正是这门课的优势所在,所以教师就可以把所有的教学精力都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材课程的建设,增加学生的创新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一、对信息技术的教材进行重组,为学生增加创造空间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一门课程最先的认识就是从教材上了解的。例如在学习语文课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首先让学生学习文章的段落、关键语句、关键词等。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是很难把语文课的学习方式用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去的,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1]。所以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的带领学生去学习,去创新教学的方式。
二、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所有的学习意识还比较浅,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处于初级阶段,不管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小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有趣的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重视,应该根据这个时间段的学生心理发育情况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所谓的适合的方式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还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愉快的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同的年级在信息技术课上会有不同的问题。例如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于计算机的一切都不了解,既不认识键盘上的字母,更不能准确的记住键盘上各个字母位置。所以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采用新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有趣的内容和图片都编制成动画、然后再搭配些有趣的音乐设计出新的课件,让学生根据新的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把课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转换成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例如在教学生学习画图工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用生动的比喻让学生能更好的分清文件与文件夹,例如可以把建立一个新的文件比喻成买一个画本,因此在画本里画画就可以比喻成在文件中写字,而文件的名字就可以是画本的名字,例如在对一些计算机词语的解释中可以进行以下解释:“复制”就可以解释为“抄作业”;“移动”就可以解释为“搬家”等。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一些抽象的解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这些重点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学习兴趣。
三、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根据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开看,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说,动手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在进行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四、进行趣味教学,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一般还处于对所有的事情都有很强的好奇心阶段,而且小学生普遍的爱玩,爱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一点,把爱玩的心理运用到教学中去,搭配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产生乐趣,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把玩的动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一些励志的游戏和一些有特点的东西,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并且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有一节课是学习小海龟动作的。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技术把制作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仿佛小海龟已经活了过来。像这种把静态教学转换成动态教学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神贯注的学习,在这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这一图像的制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反复放该图像的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制作过程,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上课的过程中,以学生为重点,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学习。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对教材进行重组,对于一些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内容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目标,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结尾
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对于学习的教材,要进行不断的重组,用新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把课本知识简单化,使课堂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操作能力的培养做重点,让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课堂上还应该采用趣味教学法,例如可以利用游戏教学,增加课堂娱乐,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教育从小抓起,为社会计算机行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型人才做准备。
参考文献
[1]黄丽.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5,(33):173.
[2]浦培生.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