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数学在高中教育阶段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数学学习,学生既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提升数学素养,所以广大师生必须重视高中数学这门课程.如今,面对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条件,高中数学教学暴露出诸多弊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并不完全吻合,导致数学课堂枯燥,且毫无生机.因此,摆在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最大任务是转变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优化;教学方法
1、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浅析
在新课改下进行数学教学的优化首先要更新教学的理念,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更新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材内容结构的调整,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新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分析,并依次进行数学教学内容以及结构调整,逐渐增加教学的实用性,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程的优化增加数学教学的效果。
2、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方法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数学教学首先要改变师生关系不正确的定位,更新教学模式,构建融洽平等、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能高高在上只要求学生尊师重道,不能“威逼利诱”学生去求知。通过教师正确、科学的引导到,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这才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旨。
2.1 明确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要让学生掌握什么,要让学生心里清楚明白。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听,老师讲到哪儿,学生学到哪儿,至于这节课学生到底该掌握哪些知识点,也许老师教案上清楚,甚至还很具体、全面,但是学生却被蒙在鼓里。有学习方法的学生自然是早已经预习并知道本节课所授知识重点了,其余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心随老师走,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或许到最后,学生只记得了例题的解法或证明方法,但毕竟都是课本里面已经有的内容,但对于课堂拓展内容常常就不清楚了。因此,我们优化教学组首先给学生出示教学目标,也就是本节课要掌握什么,这样学生就知道了本节课的重点,然后在教学环节中,自学、探究、合作就不会偏离主题。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一课时,我就事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A.学会由图像求解析式,然后根据解析式作出图像并研究性质;B.三角函数模型解决一些具有周期变化规律的实际问题。学生一看,哦,本节课就只需掌握这两点内容啊,顿时就感觉轻松了。其实每节课的知识点也就一二个,先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并主动掌握,比传统课的老师反复嘱咐的方法效果更好。
2.2 把课堂交给学生
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要还给学生应该承担的角色,教师如果替学生做得太多,越俎代庖,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又可通过小组间、同学间进行讨论和探究,这也就自然进到质疑互探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点拨者,协助同学们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讲授“异面直线”概念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长方体图形中找出两条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告诉学生像这样的两条直线就叫做异面直线,接着提出“什么是异面直线”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找出教室内的异面直线,最后让学生以平面作衬托画出异面直线的图形。学生通过以上过程对异面直线的概念有了明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
把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的任务减轻了,反而常常是加重了。因为为了应对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突发问题,教师的备课任务更重了,所有学生可能要问到的问题都要去考虑,真正做到要传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
2.3 教学手段多样化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设备的变化而变化。以不变应万变的做法在教学中是不可取的,只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才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求知欲。比如:新授课可用点拨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教师适时点拨、疏通,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复习课可用习题验证法,第一次全面撒网,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次巩固、提高,突破重点、难点。可以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做一次小老师,或进行游戏比赛、分组对垒等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等。“教无定法,重在得法”,只要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的方法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一支粉笔走完全程的做法需要摒弃,新课标和新教材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容量大,视觉性强、直观,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等优势,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2.4 鼓励是制胜法宝
学生基础总是参差不齐,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要对学困生多加以鼓励。其实学生很看重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先肯定其成绩,然后再探讨其不足,让学生在鼓励中认识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逐步提高成绩。教师对学生要常怀宽容心,构建彼此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欣赏学生,学生才会爱戴教师。要打造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做到入班即静,入座即学,在教室就一心一意学习,在操场就尽兴运动,优良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
3、结语
总之,普通高中新课改的要求,高中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校情班情,因地制宜地进行优化教学,教学方式与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在教学中认真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间的关系,处理好师生情感的和谐交流,处理好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的高度和谐。
参考文献
[1]沈俊.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解题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5(14):22.
[2]黎彦峰,苟菊桃.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优化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