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文写作是一门体现智慧与视野的综合性学科,优秀的公文写作水平离不开文字工作人员广博的知识,专业的知识理论素养,需要文字工作者在不断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锻炼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地积累相应的素材,为今后的公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篇优秀的公文是在理论知识以及多样素材积累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写作技巧加上不断地修改与锤炼逐渐呈现出来的,这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积累。
关键词:公文写作;自我认知;提升
“态度决定一切”。写公文更是如此。没有好的心态是写不出好的文章的。古人说“文如心声”,心态的积极或消极都能通过小小的文字表达出来,细心的读者经常可以从字里行间中感受作者的想法和心态。可见,好的心态是公文写作的第一步。往往就是这第一步,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所以,我们需要学会以下几点:
1、千万不要主观排斥
写文章是件很头疼的事,非常头疼。毕竟公文写作与自己写日记、写博客有很大不同。说白了,写日记是说自己想说的话,写公文是说别人想说的话。
替别人说话,怎么可能轻松呢。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真的到了要为别人说话的时候(写公文的时候),首先要做得就是:不要主观排斥。特别是年轻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排斥写作的结果往往不是不用写,而是不仅写了,还落了个干活不积极的罪名。
也许,我们换个角度看,大家就会感觉好很多。因为在为别人说话之前,必须了解别人想说什么、为什么这么说、怎么说合适。当你真正了解了这篇公文的背景、公文的来由、公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那么你对这项工作、这个事情就有了基本的掌握,从中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
而且,越是在这种时候,你勇敢的承担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可靠、肯吃苦、有闯劲,反正全都是正面形象。这一点对于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
2、一定要平心静气
写公文与写其他文章一样,一定要心平气和。着急、焦虑、困惑的心理状态都是要努力避免的。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疑问,过去的锦绣文章,很多都是在极度郁闷,或是非常开怀的情况下写成的。激情是创作的源泉。你说的完全正确。但是,我需要再次提醒大家,这里写的是公文,不是诗歌散文。公文是替别人说话,是需要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上思考的。公文中间体现的是理性、客观,诗歌散文体现的是感性、主观,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写公文一定要心平气和。
3、要能够承受别人的批评
为别人写文章,替别人说话,怎能完全如别人之意。所以,公文被领导批评、被他人修改,甚至重新写,都是在情理之中的。写公文的人大多没有成就感,可能也是因为,辛辛苦苦写的东西,最后可能被改得面目全非,完全不是自己的最初想法。哎,没办法,这就是生活。以前,曾听人说起一个故事,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秘书为即将来本单位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写了篇讲话稿,先后经过本单位处长、主任,上级单位的秘书、处长、主任改过之后,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笔迹了。正当他沮丧之时,欣慰的发现,自己的话并没有全部删掉,有留下的,那就是“同志们:”。
这种情况还算好的,毕竟是别人改文章。还有一种情况更惨,领导只告诉你,“这里写得不好,但是怎么写才好,我还没想好,你再回去好好想想”。这就意味着,开枪都不知道靶在哪里。只能去猜,到底领导想说什么。遇到这种情况,只能自认倒霉,回去好好烧烧香、拜拜佛。
写文章,听批评,不断修改,那是常事。客观的说,听取修改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知道领导为什么这么修改,你就了解了领导的思维脉络,清楚了工作的核心内容,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方法。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不要怕批评、不要怕修改。相信经过几次锤炼之后,大家必定能有很大长进。
4、要多听会议、多开文件、多问问题
这一条尤为重要。写公文重在积累,平时看的多、听的多,写东西的时候就不怕没话可说,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要多听会议,因为会议上可以了解到许多有用的信息,包括有各部门反映的真实情况、问题研究时的不同意见、领导布置工作时原汁原味的讲话。好多东西都是在正式材料上看不到的内容。多多掌握这些第一手资讯,对于写作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各类重要会议,能参加的还是尽量争取参加。 会议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要放过,多向前辈请教,或是查阅相关资料,这才是提高能力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徐云飞. 办公室公文写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 办公室业务,2018(14):10,15.
[2]李展. 公文类消息的写作方法与技巧[J]. 应用写作,2018(02):24-26.
[3]王金涛. 初学公文写作的宜与忌[J]. 秘书工作,2018(04):64-66.
[4]张莉. 公文写作的语言风格[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