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分层阶梯式培训方式探讨

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分层阶梯式培训方式探讨

作 者:李 璐 (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00000)

摘   要:中国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史,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落地和市场经济体质的建立,建筑业也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也迅速增加,截至2016年底,建筑业从业人数5185.24万人,同比增长1.80%。在这种数量高增长的情况下,从业人员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从而带动了建筑业从业人员培训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建筑业教育培训从内容和结构上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偏向于考试类、取证类培训,为建筑企业不同层级、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员专门制定的提升课程却相对较少。我们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问题,拟定了主要项目管理人员阶梯式分层培训的方案,提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分层;阶梯式;项目管理人员;培训

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业从业人员也逐渐增加,作为国有企业我们有着更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保证,企业也在大踏步前进,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人员的不断增长,员工培训工作也变得日益重要,除了入职培训、证书考试培训、专业知识提升,在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反应出对新工艺、新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学习交流的需求,通过网上咨询、培训行业内部咨询我们发现,目前在重庆,建筑业培训仍然停留在基础建筑管理人员培训、证书考试培训等为主的初级阶段,现有的一些培训教育偏于理论化、常规化,不能完全满足我们企业不同层级对不同知识内容的实际需要,不能解决企业人才提升培训的实际问题。因此,我们与相关部门、项目部沟通了解,拟定了项目管理人员分层阶梯式培训方案,希望能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不同层级的优秀人才。
一、分层阶梯式培训体系的基本内涵
(一)理论依据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个体智能的差异在于拥有技能的程度和组合的不同,所具备的智能只有优势之别,并无优劣之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思想从“精英主义”转型为“大众主义”再到“精英主义”,开展技能递进教学,就是尊重员工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员工,让每一位员工都得到发展的机会,又从中提炼出精英队伍。
从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理论来看,95%以上的学员差异不过是一种学习速度的差异,只要我们为员工提供学习时间和个别帮助,大多数员工都能掌握我们教授的知识,并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
(二)基本内涵
分层阶梯式培训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现有人员根据综合能力、知识水平的不同划分为不同层级,不同层级需要进行的培训内容不一,分别由基础知识培训、基础提升培训、综合运用培训三个递进的阶段构成,即“基础层”、“提升层”、“精英层”,表现为一个综合、系统的培训平台体系。整个培训模式包含实际运用,通过三个阶段从理论实践基础-综合能力提升-先进管理运用,由浅至深,由点至面,由普及到重点培养,即为培养业务骨干,又为发现、培养骨干人才建立长效培训体制。
二、分层阶梯式培训体系建立的主要内容
(一)公司将项目管理人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骨干型: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或一定的项目管理工作经验,工作认真负责,能自觉、主动进行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现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其完全能独立处理和指导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方面较为稳定、均衡发展;
2.潜能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或一定的项目管理工作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基本能较好的独立完成或在指导下完成相应的项目管理工作,但专业知识、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3.基础型: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或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需要在指导下才能基本完成相应的项目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管理理念;
将项目主要管理人员划分为以上三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制定不同的学习要求、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考核形式、激励机制,同时配套制定完善的人员晋升通道,以充分调动员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不断丰富工作经验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针对不同层级人才配备不同的培训教育内容
1.基础知识培训
这部分主要针对基础层人员进行。这一阶段不仅仅是基础课程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在员工中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普及培训,使新分及转岗员工掌握理论基础,同时让员工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因我企业新入职员工均为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或者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除部分转岗员工需要参与基础知识培训,公司大部分员工暂时不需要此类学习。作为建筑企业,我们更多的就是根据资质及招投标需要,要求员工参加岗位证书考试培训,因此,我们将员工岗位证书考试培训作为最基础的培训内容,不在单独设计课程体系。
2.综合提升培训
这部分主要针对潜能型员工进行。主要学习培训内容是通过公司内部学习圈学习,整个过程为以学员为主,由公司内部培训老师,结合公司以及其它企业的项目管理经验,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指导培训;同时,才用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将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练相结合,通过培训以提高该类员工的实际管理经验和综合水平。
3.先进管理培训
这部分主要针对骨干型员工进行。该部分员工已经能较好的独立完成项目管理各项工作,已具备施工项目管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此类人员主要内容以国内、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管理模式、管理技术、先进的施工工艺、新技术学习为主,与优秀项目管理团队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为辅,以充分提升现有骨干管理人才对国际国内先进管理理念的认识,以达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并让此部分人员将所学带入公司内部学习圈交流,拓展潜能型员工的知识视野。
三、分层阶梯式培训体系的实施及具体内容
分层阶梯式培训体系要切实实施,培训目标、培训组织、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及方式、培训导师、培训人员、培训费用等相关要素缺一不可。
(一)确定培训人员
根据条件将现有的项目管理人员划分为类别,制定各类别的进出机制、考核机制;确定内部培训导师人员,按专业划分,并制定相应考核和奖励机制。(划分样表,见表一,P46)
(二)设计培训课程
根据不同人员工作内容的不同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内部导师可以与培训主管部门及员工充分沟通,拟定课程目录、设计课件、准备教材、参考资料等等;需外部培训组织合作完成的,与相关外部培训组织沟通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制、课程内容,培训时间及方式。(内容设计见表二,P47)
(三)培训资金预算
任何一种培训都需要有资金的支持。根据培训经费的可使用情况,对培训中需要用到的各项费用做好预算表,由公司分管领导进行督查、核实。
任何培训体系的建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通过对企业自身需求的分析、研究,结合培训理论制定,需要通过内部各部门进行反复沟通、商榷,需要在员工中进行性全面调查了解。针对建筑企业发展现状、建筑业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缺陷,我们提出阶梯式分层培训的方式,希望达到不同层级、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都能得到适合自己阶段的、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有实用性的培训,让培训能充分发挥提高人力资源效率、能力的作用,通过培训使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效益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