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博物馆免费开放后,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关注和争议,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亟须我们研究解决。笔者认为,博物馆免费开放前后,观众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拟结合笔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的切身体验,简要地就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意义、免费开放后游客的变化和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问题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免费开放;意义;观众;问题;应对措施
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重要意义
博物馆是陈列、展示、宣传人类文化和自然遗存的重要场所,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既是公共权利的回归,又是国民走近民族文化、触摸传统历史,从而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公共服务意识转变的标志。博物馆免费开放符合世界文物展示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履行教育功能,有利于发挥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推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公益性文化场馆实行免费开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实施,顺应了现实需要,是大势所趋。我国目前也已经具备了推行此项措施的条件和资源。因此,我们应把博物馆免费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但是免费开放后出现了各类问题,在此笔者主要谈及游客的变化特征,以及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案。
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观众特征
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像一把双刃剑,引起了各方的热烈讨论。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有利于民的好事,向全社会免费开放,降低了博物馆的有形门槛,吸引更多的人开始进入、了解、热爱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博物馆,参观人数有大幅度的增长,就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免费开放后的参观人数比收费时增加90%,观众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未成年人、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参观人数占参观总人数比例大幅上升。可见,市民对于这一政策的出台十分欢迎,从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这一角度来看,这一政策已经起到显著的积极作用。
在看到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效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博物馆免费开放后,面临新的问题。笔者就陕西历史博物馆免费开放后观众的特征做以下分析。
1.青少年及学生年龄阶段的观众明显增多,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参观人数明显再增加。但由于学生的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都是自己参观,很少请专业讲解员,这就要求我们博物馆增加更多的志愿者讲解员。更好的有效地让更多学生观众了解到文化知识。笔者对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百名游客随机作了抽样调查,主要年龄分布显示如下表所示:
20岁左右的游客年龄占的比率最大,而大部分都是学生,这一部分游客一般很少请专业讲解员,一部分会租用电子导览器。40岁左右的游客比重较小,大部分是带孩子参观,而自己本身对文物兴趣并不大,但往往会请讲解员。以2008年3月28日免费开放前两年和近三年的学生参观人数为例:
学生参观人数的逐年攀升尤其是免费开放后学生大幅度的增加,上表得以充分体现。
2.观众的文化层次整体下降。大部分都是普通大众市民,国内旅游团人数明显增加,很多观众会产生一种心理,感觉进来是免费的,会很随意的参观,参观时间大部分很短,忽视了文化的学习,也就失去了参观的意义。笔者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对100位游客做了观众抽样调查,具体如下:
调查所显示大部分游客会在博物馆停留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之间,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的七个展厅,两个特别展览,如果想在两个小时内很完整的认真地参观完是非常困难的。
3.博物馆免费后,吸引了更多的国内旅游团。
以2008年3月28日免费开放前两年和近三年的内宾团队参观人数为例:
2008年免费开放后国内旅游团体参观人数较免费前翻了几十番,突出的特点是大团多,批次频繁,然而,大部分旅行社都是游客自己要求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同时旅行社都有自己的时间安排,导游仅仅把游客引导到展厅后,游客就自由参观,游客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式的“逛”博物馆。
4.本地区的游客有了一定的增加。
以2008年3月28日免费开放前两年和近三年的本地参观人数为例:
免费前,很少有本地区市民,主要是学生、家长携带的未成年人和个别的单位团体参观;免费后,本地市民、低收入群体、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博物馆附近的喜好者多来参观,而且参观的次数也比较频繁,尤其是2008年最为明显,但随着免费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家发现博物馆确实真正的免费开放后,热情慢慢降低,目前本地的市民也开始选择性的挑选时间参观博物馆,相对比较理性,也为外地来的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5.更多的游客并不是为兴趣而来。免费前,大部分游客是因为喜欢文物或者是历史而来参观,免费后,很多外地游客只是游览观光,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或者是很多游客带自己的孩子前来参观学习。
三、博物馆免费开放面临的新问题
1.人数多,进门难
从陕西历史博物馆来免费后来看,由于文物安全及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的考虑,实行免费不免票的规定,每年进入旺季后,特别是在暑假后,每天早上八点半开馆,八点的时候排队领票的队伍已经五十多米,一般需要等上一个小时游客才能领到门票,博物馆为控制游客数量,每天中午停票近两个小时,游客会在高温下晒两个多小时,造成博物馆进门难的尴尬局面,这次我馆根据游客实际需要提供多元化服务,我们设立了特别展供游客多一种选择可以购票参观。
2.展厅声音嘈杂,很多游客难以达到参观的目的
免费后,特别是暑期,博物馆迎来大量的游客,就陕西历史博物馆而言,免费后的暑期每天几乎都可以看到游客排队的身影,在展厅里,几乎每一件文物都会有大批的观众围观,在炎热的夏季观众是很难达到安静的参观。
3.参观环境无法满足游客需求
博物馆本应该是一个透露着文化气息的场所,让观众身心放松,环境优美学习的地方。可是因为免费后,各类不同层次游客大量的涌入博物馆,特别是在暑假以及黄金周,游客更是蜂拥而至,整个博物馆卫生条件比较差,地板上沾有口香糖,更甚至在展柜上也会时有出现,大部分观众都会用手摸着展柜,会造成玻璃模糊,从而更多的游客无法更好的参观。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卫生间卫生条件也是不容乐观。
4.对文物的损害增加
观众应该有良好的文明素质,进馆时自觉保护文物,不破坏文物, 注意文明礼仪,确实营造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对参观者来说,免费开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道德行为的检验和考量。不花钱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贬值,而是让公众亲身感受古代文明的璀粲,享受到科学文化的熏陶,从而提升道德水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进取心。但有些参观者随意破坏文物和设施的行为,暴露出了参观者道德责任的缺失和文明程度的低下。很多游客大量的使用闪光灯,这样会对文物造成很大的破坏。
5.讲解质量逐渐下降
博物馆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聚集地,观众了解文化的途径主要需要博物馆内的讲解员来得以传播,特别是在门票免费后,更多的观众愿意把原来用在门票上的钱来请讲解员,这样会造成讲解员的数量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量,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可能本来需要2个小时的讲解时间,有的讲解员会把讲解时间压缩到1个半小时,才能满足下一批游客的讲解需求,当然每个博物馆几乎都会有电子讲解器,但是先行录制好的讲解内容,会显得死板,游客不能提问,所以游客在享受讲解过程中可能质量会下降很多。
四、面对观众出现问题博物馆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关于在旅游旺季游客进入博物馆难,很多游客向博物馆服务处提出过抱怨,这个问题需要长时间的解决,近年来,国家对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主席在陕西讲“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要看千年的中国,到陕西来”。观众对博物馆的参观服务也有更多的期许。观众日益增长的参观热情和精神文化需求与博物馆落后的服务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馆当前前区观众服务的主要矛盾。我们正在计划通过前区智慧服务管理系统对现有场馆服务能力和管理方式进行提升,从而更好地履行博物馆职能,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博物馆服务的期待。
2.博物馆是一个文化神圣的殿堂,需要安静的细细来欣赏,但是由于游客数量的庞大,更多的博物馆因为嘈杂声而破坏了享受的环境。这一问题在一些知名的博物馆都普遍存在。这一问题上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解决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他们打造的是一个无声讲解。展厅内禁止采用高声扩音器,现在每个游客都配备一个耳机,由讲解员通过发射器传递到每个游客耳机中,这样很好避免了展厅的嘈杂。
3.关于相机闪光灯对文物伤害,这个问题是各个博物馆都普遍存在的。博物馆免费后问题更加严重,由于人数量的大增,管理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在一些国外有名的博物馆,他们采用了一种可以防闪光灯的玻璃展柜,中国的博物馆也可以采纳借鉴,这样需要的成本是非常大的。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需要游客自觉遵守。
小结
近年来,国家对博物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主席在陕西讲“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要看千年的中国,到陕西来”。观众对博物馆的参观服务也有更多的期许我们将努力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参观环境和参观体验,更好的让大众享受到历史文化知识,提升游客自身的素质修养,以及人文知识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