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一轮教学体制改革的发展下,促使教师发展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保障教学效率。但由于数学知识大多为抽象思维,很多学生不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此,笔者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情感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供相关学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情感;心理特征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经常需要面临学困生的问题,不仅对教学质量、进度等造成了影响,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若学困生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需要从小学数学学困的学习情感心理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影响因素。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情感心理特征
所谓的数学学困生,就是学生在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下,学习质量、效果低于同等学生的一种现象。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有利于探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从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数学思维、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等。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自卑心理
人的基本情绪包括喜、怒、哀、惧等,每种情绪的产生都会对人的思维、意识等造成影响,并最终影响到人的身体机能。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人的某部分能力难以正常发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每个学生的学习情感不同,产生的情绪也不同,尤其是在外界因素的干扰下,更会加重这种情绪。例如,当教师分别提问两名学生时,若采用差异评价的方式,两名孩子会获得不同的情绪。受到表扬的孩子,其学习积极性会更高,而未受到表扬或得到批评的孩子,其内心会感到失落,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种自卑心理会一直影响他,从而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难以提升学习成绩[1]。
(二)依赖心理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知识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一旦失去教师的帮助,学生难以进行思考。同时,一些学生在学习时,家人会给予相应的帮助,一旦家人因为事情而耽搁教育时,学生不能独自思考问题,并会产生焦躁、畏惧等心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虚荣心理
每个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渴望自己的努力获得学生、教师、父母的认可。但在实际学习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学生会产生一些负面心理。同时,若又受到他人的批评、嘲笑、无视时,学生的负面情绪会快速爆发,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厌烦心理。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情感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现阶段,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严重,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以学习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难以正确评价学生,一些成绩稍差的学生会受到心灵上的打击,不仅会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心理,还会对数学教师产生抗拒心理,难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情感。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水平、思想意识等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保障课堂进度,常常以学习好的学生听懂为主,忽略了学困生的个性需求。例如,在对“60+x=100”进行解答时,教师会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以判断问题的讲解效果。由于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经常会漏出疑惑、不解的表情。而教师为了不耽误其余知识的教学,当优等生听懂后就讲解下一问题。导致学困生不理解的内容越来越多,不了为什么“x=100-60”,对后续的学习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而产生负面心理或情感。
(二)教育环境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充分体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多家长普遍存在放任不管或监管过严的问题,一旦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不是放任不管就是打骂责罚,前者会使学生养成放纵的习惯,完全不会想学习对自己未来的影响,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后者会带给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当小学生接触数学知识时,会感到恐惧、焦躁、不安等情感,导致大量的负面思想占据了头脑,无法安下心来学习,对其数学学习成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学生自身素质问题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帮助。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没有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经常是听一部分、忘一部分,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只有一小部分,对学习成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又为这些学生贴上了学困生的标签,学生会有差异对待的心理,使其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伤害,无法及时了解情绪,从而自己放弃了自己。同时,小学生具有爱好广泛、兴趣点分散特点,对任何事物都能在短时间产生兴趣,以至于在教师讲解数学知识时,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使得听课效率受到了影响。
(四)其他因素问题
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当其对学习以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时,会在课堂上产生一些无用的思想。例如,游戏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门槛也越来越低,使得手机游戏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一些学生在接触到手机游戏后,会沉迷于此,甚至在上课时也会想到游戏中的内容,导致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数学成绩也会越来越差,进而引发情感上的问题。
另外,每个人的人生阶段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社会中很多人因为一时的低落,而对学习抱有负面情感,经常会传播一些学习无用的思想。而小学生的辨别能力比较差,当其接受到这类负面思想时,会在脑海里扎根。一旦因为某种问题使学生产生负面情感时,读书无用的思想就会影响学生,从而导致放弃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结束语
每个学困生的情感经历不同,对学习数学的态度也有所区别。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感、心理特征等进行分析,了解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利于缓解数学学困生这一难题,从而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任仲会.如何激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