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春季教育应顺天时激生机

春季教育应顺天时激生机

作 者:刘洪成 (山东省青岛新海岸新区海青镇教育办公室 266415)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春季教育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教育时期,要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针对性教育,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培育学生健全的心智成长。
关键词:春季教育;自然规律;心智成长

在春天,人们一切行动无形中符合着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教育学生也要注意顺应天地的自然规律。《黄帝内经》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青少年学生正是人生之春天,生发之时节,应当依此而为,反之则病。《易经》曰:蒙以养正。就是告诉我们在少年时要把人生的正气养足。
生而勿杀
春季阳气萌动,万物欣欣向荣。四季中只有春季是养“生”的,这个“生”指的是生发之意,指一年的开端。“生而勿杀”,是说在春天不杀戮。春天有很多动物产仔,这时候要去养育它们,给予生机,不能滥杀滥宰。当人起杀心之时,肝气的生发也随之被杀掉,对身体非常不好,这个作用是相互的。
在春季,我们应顺天时对中小学生进行精心呵护,有利于他们健康生长。给学生利于“生”的环境,衣食住行均要利于生。衣适寒温,春捂秋冻。叮嘱学生春天不要穿得太少,要比大人多穿些衣服。饮食要有节制,给学生吃有营养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不乱吃零食及含添加剂的食品。教育的关键在于熏陶。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环境造就人,不同环境的熏陶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故孟母三迁而近学堂。中小学生接受信息能力很强,通过视听等多种方式都能学习。学生和环境就处在这样的契合呼应中,学生最终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无法自我分割。
在现实中,经常批评学生,对学生表现出不满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都是对孩子精神上的“杀”。学生心智成长的生发之气也就在责骂中消掉了,逐渐变得逆反,表现出不爱学习、不听话、对人对事漫不经心等等,这都是对学生心智成长压制造成的。肃杀之气易使中小学生受到伤害,在这方面我们要正确引导。随着文化娱乐业的发展,当今的电影、电视、电脑、手机充满着很多杀戾暴虐之气,我们应正确引导学生,不要痴迷网吧、网络游戏,少看影视。科学家最新研究证明,儿童迷恋影视和网络游戏易导致精神疾患,常看暴力影视还会引导儿童有暴力倾向。因此,我们一定要教育孩子远离这些重度精神污染。
予而勿夺
“予而勿夺”,是说给予别人、资助别人,而不跟别人夺取、索取。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候,一句话能救一个人性命。我们对学生说一句鼓励赞赏的话,就等于给学生心智成长一种生机。给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他就能不断进步,他心智发育得就比较健全。
“予而勿夺”,说到底就是不要夺走“生”之资本。天地给予孩子天真之气;父母给予孩子精心呵护、衣食之养和浩然正气;教师给予孩子知识和智慧。学生们要吸收天地间天真之气,故要亲近大自然,他们喜欢疯跑,就让他们跑,不要限制他们自由。现在的孩子,三岁就被送进幼儿园,在教室里规规矩矩地学习,吸收天地间天真之气的权力被无情地剥夺了,所以孩子体质变弱了。父母给予孩子衣食之养,可是现在的很多家长无所适从,不知给孩子吃什么好,什么垃圾食品都给孩子吃,时髦的食品多是口感新鲜,实则有害。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让学生多视、多听、多食,这就是“夺”,夺其精气,就是夺其“生”之资本。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熟谙教育规律,始终行端表正,多给予学生,多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和见解,教给学生分辨是非的墨绳, 不能夺取学生应有的权利。
赏而勿罚
“赏而勿罚”,意思是要用奖赏来引导,使之向“生”,而不是用惩罚来破坏“生”。举个例子,每个家长过年要给孩子压岁钱,尽管孩子往年做了不少令人头痛的傻事,但是新的一年开始了,要尽量满足孩子,给他压岁钱,想买啥就买啥,不要惩罚他。
目前,一些学校的确存在着一些现象与上述“赏而勿罚”背道而弛,学生无奈地在应对各种考试,老师变相惩罚学生等等。孩子们在“逆生”中生活,小学没毕业就戴上了眼镜,中学没毕业就肩垂背曲,就是没有顺天时遵循“养生之道”。
因此,青少年学生教育在“此春气之应”,也要“应时而动”,否则“逆之则伤肝”,把本来应该生发的肝气给压制住了,木不生火,到了夏天就会“夏为寒变”,易着凉、肚子疼,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所以说,春不生,夏不长。春季教育要顺应天时,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饶宗颐.四气调神大论篇.黄帝内经.苏晶,袁世宏,姚春鹏译. 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3-9-1:51-61.
[2] 毛慧青.春季养生与早期教育.福建育心·德学书苑,2013-4-17.
作者简介
刘洪成,男,1971年出生,汉族,大学学历,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专业技术职务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科研,籍贯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工作单位和通讯地址是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教育办,系区委宣传部通讯员、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青岛日报、青岛财经日报、半岛都市报、科技信息报创新周刊特约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