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作 者:李晓玲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青岛蓝泰小学 266300)

摘   要:小学数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对他们今后整个逻辑思维的形成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所以为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不应该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本文根据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追求,并结合现实情况以及多年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创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给同行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1、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追求
新课改之后,小学的教育更多追求的是一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追求的就是满足学生的多种求知需求。对于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追求也是追逐着素质教育,在创新教育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对同学们展开数学知识的教学,从整体出发,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重视对学生的启发以及引导,让学生能够随机应变,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迅速处理信息以及解题的能力。
2、构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建议
2.1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同学们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也就是确定好本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东西,然后需要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就是教师在进行假设的过程中就需要分析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的时候会有几种思考思路或者是方式,然后教师在上课之前就需要设计好方案,将这个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的学生思维过程分解成阶段,然后再详细分析学生在进行这一过程时将会需要到的策略以及技巧,在学生不懂时对他们进行启发教育,然后让同学们跟着教师所设计好的问题走下去,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下就会逐渐掌握知识的重点,就会对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而不是盲目地去预习以及做习题。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打破了学生盲目学习的状态,在教师的帮助指引下能够迅速掌握学习的重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就会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就达到了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
2.2采取抛锚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还应该采取抛锚式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数学知识。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抛锚式教学,第一点就需要做到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在教师创设好的情境下进行数学学习,如何进行情境的创设,那么久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来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将要解决的问题的情境;接着就是需要让学生明白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他们明白这个问题的锚在哪,这样才能进行下一环节,当学生明白问题的“锚”了,才会有下一个步骤的产生,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也就是说教师不会再数学课堂上直接给出答案或者是给出解决途径,而是让同学们学会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去收集资料,搜索相关的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就是在培养他们一定的自学能力,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的合作学习,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就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解题能力。在进行抛锚式教学之后,还需要对同学们进行一个综合评价,反映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以及不足,帮助他们在日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2.3采取随机进入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想要让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就需要采取随机进入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没有掌握一定的举一反三能力,也就是说对于题目的敏感度不强,就是反应能力比较差,所以采取随机进入的教学方法,能够锻炼培养并且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随机进入的教学方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本情境基础上,也就是说不可贸然地进入主题,需要向学生呈现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况,然后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进入不同的随机进入学习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训练,也就是说让学生不再为随机进入这种模式而感到紧张,在这样的随机进入模式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这样的随机进入模式应该循序渐进,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调整,在进行这样的随机进入课堂之后,让学生在课后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就是说谈谈自己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表现以及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认知,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价,这样就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然后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2.4采取发现式的教学手法,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数学世界
在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中,想要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更加感兴趣,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采取发现式的教学手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世界。发现式的教学手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教师要先进行一个学习范围的框定,然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教师所布置的预习内容,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发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并且做好笔记,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并做下相关的记号,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这样学生才会用心进行预习,然后在预习之后在教师上课的时候才会认真听教师讲课。这种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专注力,这样也才能让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一定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模式的创新。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将会大大提高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玉柱.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J]. 中华少年,2017,(24):148-149.
[2] 杨松.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赤子(上中旬),2016,(17):257.
作者简介
姓名:李晓玲  1989年5月,性别:女,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青岛市胶州,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山东省青岛蓝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