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关于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作 者:李 琴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外国语学校 262600)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阶段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绘本作为图文并茂、形象的文本,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载体。教师根据实际进行绘本的选择,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了解内容,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分析开展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然后分析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最后总结开展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现状;教学策

现阶段,绘本已成为开启学生阅读大门的钥匙,凭借形象的插图,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学习。小学英语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特征,利用其对插图的敏感度,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现从以下几点探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1、开展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绘本阅读的教学活动,具有这样几个意义:①为英语教学奠定基础。小学生作为英语初学者,和初高中学生相比,词汇量薄弱,英语资料阅读经验欠缺。若日常教学中单纯的让他们进行篇目的阅读,无论是心理,还是实力,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英语绘本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向学生传递知识时,还能将生动图像插入教学中,保证英语绘本教学的正常进行,为日后英语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1];②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听讲,学生不但无法参与到课堂中,也无法满足英语教学需求。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开展,更加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言能力,提升教学效率;③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我探索,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加深对英语内容的理解力、记忆力,提高英语成绩。
2、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
从当前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上看,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①教学形式单一。英语绘本教学的出现,备受学生、教师和家长欢迎,与此同时,越来越多教师将英语绘本用于教学中。但是,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只重视对知识点的讲解,忽视绘本图片的使用,这和英语绘本教学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一般来讲,课堂教学中仅解释文字,教学环节单一,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堂地位,也就无法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降低学生对英语绘本的学习兴趣;②英语绘本选择不合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的英语教学发生着重大变化。英语绘本教学的兴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养成了阅读习惯,提高着阅读素养。目前,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师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不了解,影响着对英语绘本的选择[2]。另外,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也存在绘本选择不合理、单一的现象,降低阅读质量。由此可见,合理选择英语绘本,对开展英语绘本阅读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③未深入挖掘绘本价值。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由于教师不够了解绘本价值,导致实际教学中仅重视对图文、故事的了解,对于英语绘本自身的价值并不了解。这种情况下,是无法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
3、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
3.1合理选择英语绘本,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所阅读的文本,多数都是图文并茂、音频类的材料。因此,英语阅读期间,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文本,便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欲望,将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通过这种教学,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学生无法解决的阅读问题。英语绘本中的插图、情感表达,能提高学生的绘本阅读主动性,帮助学生梳理阅读内容、情节,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绘本魅力,激发学生创造力。比如,为低年级学生选择有趣、简短的绘本,《The Odd Pet》绘本封面画着奇怪的动物,这种绘本能一下子吸引学生注意,让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该动物是什么。这种情况下,能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英语绘本学习热情;高年级的学生在选择英语绘本时,应选择难度大一点的,符合学生认知的绘本。需注意的是,在选择句子、词汇时,要选择句式重复多的绘本,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提高英语成绩。例如,《Yum》绘本中,会重复的出现“What is made from?”通过学生对该句式的不断阅读,能降低学习难度。并且,通过学生对句式的重复,能让他们独立阅读,自己动手进行绘本的绘制,保持对英语绘本的阅读热情[3]。
3.2充分发挥绘本优势,加深记忆力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绘本优势,重视对英语语言的输出,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记忆力。比如,“The three little pigs”学习时,由于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听说该故事,再加上该故事内容的丰富性,更是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发现每只小猪在盖房子时存在的不同,并鼓励学生自行讲述该故事,引发学生共鸣,提高学习积极性。随后,教师指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阅读文本,即便阅读中出现不认识的词汇,通过插图的辅助,也能顺利的阅读文本[4]。学生阅读期间,教师引导他们学习英语知识,能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力。总之,生动的插图,简明的文字,是绘本最为突出的特征。教师利用该特征开展教学活动,不但能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感受,还能构建出独特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牢固记忆英语知识,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3.3根据学生实际,引入新的技巧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重点是,如何在教学材料中,快速的了解文本内涵,准确解答问题。由于小学生是英语初学者,多数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来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中要合理使用英语绘本,并将新型技巧引入教学中。比如,在阅读英语绘本时,教师要全面把握绘本所呈现的布局,从最初的对绘本了解,到最后的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在对绘本的阅读中,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绘本的制作,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英语内容;待学生阅读完英语绘本后,要为他们预留一定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绘本,以此拓展学生阅读量,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当然,教师可明确规定绘本的阅读时间,如每周五下午为阅读日,从学生特征着手,进行阅读量的布置,在保证学生正常阅读的基础上,增强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5]。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绘本阅读的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阅读目标,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3.4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习能力
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中,通常会遇到未学过的生词,长此以往,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基于此,教师应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生词理解策略,使用特定语句、情境帮助学生去理解生词,有效预防因不认识生词造成不愿意阅读。同时,教师还要在阅读英语绘本时,培养他们的猜词能力。比如,让学生通过这样两个句子:Last night was a full moon.The cakes are delicious.来猜测moon cake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将猜测出的意思,引入英语绘本的语境中,看是否适合。这种情况下,能加深学生对生词内涵的理解力。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使用教学策略,便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3.5点评学习过程,强化情感体验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来点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并根据点评结果,给予学生合适的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强化情感体验,实现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目标。在学习小狐狸系列绘本时,尽管内容相对简便,但是,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讲,学习中还是需要教师从旁指导的,比如,文本中所出现的curtain、magic等词汇,教师要进行简单讲解。当然,讲解中不能涉及过多的语法知识,而是让学生顺利理解故事主题、内容,针对积极配合教师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身看法。这种情况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阅读能力[6-8]。总之,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质量和教师点评、学生参与关系密切,故而,教师需引导学生及时回顾学习情况,巩固学习知识,分享学习感受,强化学习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成绩。
此外,还要合理使用绘本中的图片信息。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句子、单词,多将生动图片插入其中,并引导学生使用绘本图片信息,加深对英语内容的理解力。比如,小虎、小羊对话绘本阅读中,可将和小羊、小虎的图片穿插其中。这种情况下,即便学生不理解meat、grass,也能在图片的指导下,实现对生词的理解目标。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善用图片信息,能满足文本的理解需求,提高英语绘本阅读的教学效率。
4、小结
综上所述,英语绘本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本文通过对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一、绘本选择不合理、不了解绘本价值等问题,影响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教师需充分了解英语绘本的重要性,合理选择英语绘本,激发阅读兴趣;使用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及时点评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英语绘本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吴青.浅析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神州(中旬刊),2016,15(6):93.
[2]接琴.实现小学英语绘本阅读优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4,30(11):33-33.
[3]黄静.浅谈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J].少男少女,2017,1(21):66-67.
[4]杨爱平.基于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12(7):30.
[5]蔡小信.例谈英语绘本教学策略[J].成才之路,2015,20(23):85.
[6]朱轶倩.英语绘本教学策略浅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6,36(27):29-29.
[7]于文霞.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英语绘本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6(z1):254-255.
[8]杨进英.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17,14(29):125.